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越來越提前。
我從來沒想過把孩子培養成超常兒童,在學習方面,我更願意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像細雨滋潤土地般,一點點地充實和積累。
教他閱讀很輕鬆,在他幾個月大的時候我打了一些卡片,貼在他能看到的實物的邊上,牆上認知的圖片邊上也掛著字。嬰兒認字的原理跟記憶圖片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後來把圖片抽走只留下字的時候,當我說“碗,電視,杯子……”他的眼睛就能準確地找出那個字,那時他只有四五個月。所以新聞裡說的兩歲的孩子認多少個字,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只要反覆讓孩子看,他們就會把它們當圖形一樣記往。我的重點不是想讓他認識多少個字,而是想讓他學會閱讀。
兩歲半,開始教他讀兒歌,方法很簡單,把書放在他手裡,讓他用手指點著跟我讀,哪怕他早就會背的,也要求他必須用小手指點著讀。給他講故事時也一樣,我讀一句,他用小手指著跟我讀一句。我從來沒有單獨教過他枯燥的字詞,沒有用過什麼識字卡或是識字書,但日積月累的指讀和不斷重複的結果是,不到四歲他就認識二千多漢字了。這個過程並不困難,難得是堅持不懈,日復一日。而孩子也不排斥,因為我從來沒有要求他去記住哪個字,而只是給他讀兒歌,講故事,有規律的、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更新。
二歲多的時候讀了一篇《奶牛》:大黑牛,長白花,吃青草,甩尾巴,擠鮮奶,喂娃娃。風風很快會背了,而且由於指認的次數多了,對其中的一些字也有了印象。
一天爸爸心血來潮,測測他的認知能力。他指著一本家人的圖片問風風: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哥哥、弟弟……,風風答得全沒問題,爸爸很是欣喜。翻到一張老奶奶的圖片,風風從小沒有和爺爺奶奶一起住過,見面的次數也極少,所以對這個稱謂並不瞭解,也不熟悉。風風稍加猶豫,就興奮地脫口而出:“大黑牛!”
爸爸臉一沉,以為我有意這樣教風風說,回過頭來看著我,希望得到解釋。我也很吃驚,沒想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可隨後風風又接著表現起來:“大黑牛,長白花,吃青草……”
原來他看到了“奶”字,就想起了這首兒歌,這說明這種識字方式還是初顯成效的,只是還沒做到把字單個單個的分開記憶。
三歲以後,跟我們逛街,風風已經可以指認出不少招牌上的字了。有次帶他到超市購物,風風舒服地坐在手推車上,不停地用手指著他能念出的字大聲地讀給我聽,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好玩的遊戲。
突然,他大聲叫了一句:“媽媽,看,人肉。”我驚愕,順著他的小手看過去,原來是一個邊門上寫著的:“禁止入內”,他把“入內”讀成了“人肉”……
到了四歲,認字這點能力已經可以被他利用了。姥姥帶風風回老家玩,為了不讓他覺得無聊,每天都會帶他去不同的老朋友家玩,這些人家裡一般總會有和他大小差不多的小孩子,他很高興又有了這麼多新朋友。
有天才六點多,他又要去玩。姥姥逗他:“我告訴你一個小妹妹家,你自己去吧,我累了。”風風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忙答應自己去。“4號院9號樓2單元4樓東邊”姥姥報出一串帶數字的地址。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所謂的早期教育(2)
風風想重複一遍,但發現自己沒記住。靈機一動,他對姥姥說:“你寫到一個紙上吧,我拿著紙就行了”。姥姥好奇了,想知道他究竟有沒有能力找到,就真寫了張條子遞給他,並偷偷跟在身後“監督”他。憑著小條,風風果真找到了小妹妹家。
以後,我經常把急需的油鹽醬醋或瓜果蔬菜列成一張單子,他拿著清單可以替我到樓下的超市購物。
隨著識字能力的提高,四歲的風風已經可以單獨閱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