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點也不疼。”這次他不是為了表現勇敢,而是明白這樣的結果是自己不聽話造成的,他不能把不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放手讓他學飛翔(2)
每次他受傷,我都讓他自己找原因,不要抱怨環境和別人,更不允許他做打桌子、罵板凳這樣轉移責任的傻事。
一歲多的時候帶他去爺爺家,他碰到桌子上,奶奶看見了,使勁給了桌子幾巴掌,罵道:“誰讓你碰了我孫孫!”,本來沒什麼想法的風風也學著奶奶的樣子用腳踢桌子。我把他拉到我懷裡,大聲對他說,桌子沒有動,是你自己跑過來碰到桌子上的,它多可憐啊,肯定比你還疼呢。你應該對它說對不起,怎麼還能打它呢?
風風用手摸了摸桌子,像在給它揉揉一樣。奶奶聽了也不好意思再罵它了。
風風從出生就沒跟我睡在一張床上,我們在大床的邊上給他鋪了一張小床,方便我半夜給他餵奶和換尿布。一歲之後本想讓他自己睡到別的房間,只是當時在外地做生意,晚上全家都在店裡睡,沒那麼便利。
等我們租到了合適的房子,在他三歲生日那天,我把其中一間收拾得熱鬧而充滿童趣,床頭的牆角和天花板上用牛皮紙紮了一顆柳樹,上面垂掉著塑膠柳葉和花草,牆上貼上了很多可愛的卡通畫,床的四周像個快樂的小公園。小床鋪得很柔軟,全新的枕頭和他最喜歡的卡通床單,他只到房間裡看了一眼就喜歡上了,我說這是給爸爸準備的房間,多舒服啊!他歡叫著說我要睡這裡!……於是,三歲時他爽快地睡到屬於自己的房間裡去了。
除了自己睡之外,三歲之後,連洗澡都是他自己動手的。我們只用把水幫他調好就行,他自己在裡面洗完,就會光著小屁股跑出來。至於他是不是洗得很乾淨,或會不會太浪費水我們都沒有考慮,即使在裡面玩水也能接受,我相信等他適應和習慣了,就會沒問題。
我家樓下就是單位的醫院,從四歲到現在,帶他看過病開過處方之後,每次去輸液我都讓他自己去。
第一次在這裡打吊針,在路上我就把他的勇敢精神提前讚美了一番,我說勇敢的孩子打針都是不哭的,因為不論哭還是不哭,針都必須打,那為什麼還要讓別人笑話是膽小鬼呢?我的小風風是個小男子漢,對吧?
四歲的他果然無畏得象個小勇士,睜著兩隻眼睛盯著護士把針頭扎進手背的血管裡,眉頭都沒皺一下。他的英勇行為立刻受到了全病房人的讚揚,紛紛以他為榜樣教育自己同樣打著吊針的孩子。
這下他不禁有點得意了,對著大家誇口:“不就是把這個針扎到手上嘛,有什麼了不起的。”紮上針後他談笑自若,和旁邊的小朋友們爭著表現自己的“才華”,查數,背兒歌……,絲毫沒有一點手上還扎著針的樣子。
之後他再來,表現得就更加的神勇了,可以談笑風聲地看著護士把針紮了進去,哪怕偶爾因為護士的熟練程度而被迫在小手背上重新紮過幾次。
我看沒問題了,以後就讓他自己去了,他會在家裡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很爽快地去獨自“看病”。
這在習慣了當保姆的媽媽看來是很難想象,甚至有點殘忍,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當媽媽最應該做到的,我想得到的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不是一個無用的小少爺。孩子就是在我這樣“殘忍”中一天天茁壯成長著,他的身高和體重總是遙遙領先,各方面的發育情況也均衡良好。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所謂的早期教育(1)
早期教育,被很多人誤解為早早向孩子灌輸文化知識,有句話被曲解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認為不輸在起跑線上,那就讓他們早早出發吧。所以,很多速成的東西盛行起來,快速計算,快速識字……,不但學習週期縮短,就連學習的時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