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半分門戶之見,實屬難得。因道:“道長願在小觀任職否?”雖然所有職位都是道人們公推,但是監院的意見無疑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小道德才微薄,學識匱乏,恐怕不堪驅使。”錢逸群謙虛推讓道,“當年跟隨恩師在藏經閣抄經度rì,頗為留戀,願謀此功德。”
陳致和拈鬚不語。
鄭元勳見狀,敲打邊鼓:“莫非是怕密經典流傳出去麼?”
陳致和一笑:“鄭官兒又玩笑了,這裡是十方叢林,哪本經典不是道士們帶來的?又有哪本經典不能帶走?祖師立下叢林,本來就是為了弘揚大道而已。”
“那為何……”
“喏,是這樣,”陳致和解說道,“我觀雖小,卻有一套御賜的正統道藏,並萬曆年增補的續道藏,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一十二函,卷卷都有玉璽印封,藏於藏經閣。因為是御賜之物,故而特意小心。觀規矩,需掛單滿三年的道人方可在藏經閣任事。”
錢逸群聞言,便道:“是小道唐突了,不敢讓當家壞了規矩。敢問一聲,若是小道只求讀書抄經,在觀該如何任事?”
“道長偏好抄錄元典,想必博覽群經,弗如去圜堂聽用。”陳致和緩緩說道。
圜堂是道人們修行坐靜的地方,其管理道士名叫“靜主”,要常談聖真經教,不言雜語,非通悟道德者不可擔任。
錢逸群自然輪不上當靜主,所謂聽用,就是給靜主打打下手,若是緣分到了,自然可以參師得授真傳。
這職位看似與藏經閣無緣,其實卻是少有可以zìyóu借閱經典的崗位。陳致和見錢逸群年紀輕輕便有窮經之願,加上鄭元勳的引薦,自然著力成全。
錢逸群聽了“zìyóu借書”,當然再無異議,把口鼻一觀,隨聲應和,心已經打起了流鈴,絲毫不浪費修行時間。
鄭元勳這邊幫錢逸群落定了住處,便告辭回去。因為錢逸群要掛單,不方便帶上三女,就讓楊愛她們搬進了內院,與鄭家小姐們同住,一樣是小姐待遇,連月例銀子都不少一分。
錢衛在瓊花觀外的客棧租了一間客房,有事聽召,無事便自己打坐靜心,習練劍法。
翌rì一早,錢逸群聽得開靜的雲板聲響,左右單房紛紛傳來悉悉索索的走動聲。大宮觀到底氣象不同,道人們醒得早,沒聽到開靜板也是不敢發出聲音的。他換了常服,走出單房,見左右都是經師、提舉等老修行,已經換了法衣,準備做早課了。
眾道士對這位昨天來的富貴道人也頗為好奇,紛紛打量,見他如此年輕更是多了一分好奇。如今風氣不似唐宋,富貴人家子弟肯出家的是少之又少,但凡有那麼一兩個,多被視作道心堅固之人。這些老修行又都是慈心下氣的有道之士,對錢逸群稽首作禮,絕沒有半分輕慢。
錢逸群總算遇到了一群“正常”道士,大有從困難模式調回簡單模式的感覺,一路上打躬作禮,謙遜非常,倒也與此地頗為融恰。
陳監院雖然住的獨棟丹房,卻也早早來了經師們聚集的場子,身穿高功服,頭頂法冠,與眾道作禮言談,不見絲毫架子。
錢逸群遙遙向監院行禮,監院還禮,兩人便分開各自站好。
片刻之後,掌鍾道人上前道:“時辰到,起樂,迎大師。”
登時道樂齊響,玉磬銅鐘打點,笛聲簫音高亢,琵琶金鐺合鳴。陳監院走在最前,身後跟了兩個道裝童子,一個秉香,一個執爐,一路上香火開道,道炁除穢。
錢逸群跟在眾道之,聽他們高唱迎真曲,諷誦太上經,暗自記在心裡。好在揚州官話與蘇州官話隔得不遠,免不了江蘇口音打底,聽上去倒是沒有障礙。只是錢逸群心難免好奇:這麼大動靜,迎的是哪位高人?
眾道列隊鼓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