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蹄疫(3) (第1/3頁)
望月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羊
潛伏期1周左右,病狀與牛大致相同,患羊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食慾低下。
多於口腔黏膜、蹄部面板形成水皰、潰瘍和糜爛,有時病害也見於乳房部位。
口腔病害多見於口唇、齒齦、硬顎、舌面、頰部黏膜,出現水皰和潰瘍。
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狀。
單純口腔發病,1~2周可望痊癒。
累及蹄部、乳房部位時,2~3周方能痊癒。
一般呈良性經過,病死率不超過2%。
羔羊發病可表現為惡性口蹄疫,發生心肌炎、出血性胃腸炎而死亡,病死率高達50%。
3.豬
潛伏期3d左右。
病初體溫升高達40~41c,精神沉鬱,食慾不振或廢絕。
口腔黏膜(包括舌、唇、齒齦、咽、顎)形成小水皰或爛斑。
1d左右,蹄冠、蹄叉、蹄踵、附蹄、鼻端等部位出現區域性發紅、微熱、敏感等臨床症狀,不久逐漸形成米粒至黃豆大的水皰,水皰破裂後表面出血,形成糜爛。
如無細菌繼發感染,1周左右痊癒。
若發生繼發感染,炎症波及蹄葉、蹄殼,嚴重者蹄匣脫落,患肢不能著地,常臥地不起或跪行。
病豬鼻端、乳房也常見到爛斑,尤其是哺乳母豬,乳頭上的面板病灶較為常見。妊娠母豬可發生流產、乳房炎及慢性蹄變形。
母豬哺乳期間發生口蹄疫,則整窩小豬發病,多呈急性胃腸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達100%。
病程稍長者,也可見到口腔(齒齦、唇、舌等)及鼻面上有水皰和糜爛。
成年豬偶爾也有死亡。
4.駱駝
潛伏期1周左右。臨床症狀與牛相似,體溫升高,精神沉鬱,厭食,消瘦。口腔黏膜和蹄部發生水皰,水皰破裂後,形成糜爛和潰瘍。
病駝口腔流涎,掛滿口角與下唇,拉成線狀。
沿蹄冠出現大小不一的水皰,大的如蠶豆,小的如櫻桃,有時蔓延到蹄叉,水皰破裂後,由於繼發感染而化膿,潰瘍加深,致使蹄踵角質部與肌肉組織脫離,有的成片脫落或一次性整個脫落,俗稱“脫靴”或“脫掌”。
角質新生較慢,需1個月以上。
5.鹿
潛伏期1周左右。病狀與牛相同。
病鹿體溫升高至40~40.6c,有時可持續6~8d。
在口腔內有散在的水皰,很快破裂形成糜爛,其上有凝乳樣的被覆物,大量流涎。
四肢患病時,呈現跛行,嚴重者蹄殼脫落,在無併發症的情況下,經10d左右即可痊癒。
【病理變化】
患病動物的口腔、蹄部、乳房、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胃黏膜可見到水皰、爛斑和潰瘍,上面覆蓋有黑棕色的痴塊。
反芻動物真胃和大小腸黏膜可見出血性炎症。
心包膜有瀰漫性及點狀出血,心臟表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的斑點或條紋,俗稱“虎斑心”。
心肌鬆軟似煮過的肉。
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面板的棘細胞腫大呈球形,間橋明顯,滲出明顯乃至溶解。
心肌細胞變性、壞死、溶解,其釋放出有毒分解產物而使患病動物死亡。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和病理剖檢特點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
1.病毒分離鑑定
(1)病料採集:
通常採集新鮮的水皰皮或水皰液,採後加入等量ph7.6含10%胎牛血清的組織培養液;
也可從剛發過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