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第2/2頁)
[英]F.W.克勞夫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到搜查之前都處在被監視狀態下。我們已經證實,女士包廂裡的乘客在警衛經過她們包廂後馬上就到了走廊裡,而且最後一個吸菸車廂裡四位男士中的兩位一直都在透過他們的門往外看,一直到那幾位女士出來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rdo;
署長吸著煙陷入沉思,又是一段時間的沉默。
&ldo;你說過驗屍官有些意見?&rdo;最後他說。
&ldo;是的,先生。他假設兇手開槍後立刻跑出了走廊一側的一扇門--有可能是最後一扇--從那裡爬到車廂外某個從窗戶看不到的地方,等車停下時跳了下去。他設想了車頂、緩衝器1(緩衝期用來緩和列車在執行中由於機車牽引力的變化或在啟動、制動及調車作業時車廂之間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縱向衝擊和振動。)或者下面的臺階。乍看上去這好像有可能,我試著做了一些試驗,但沒什麼用。車頂是肯定不可能的,因為它的彎度非常大,沒有平坦的天窗,而且門上方也沒有把手。緩衝器同樣不可能,從最後一扇門把手到車廂外的緩衝器之間有七英尺二英寸的距離。也就是說,人不可能從一頭跳到另一頭,他走過腳踏板的時候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抓。下面的臺階也是不可能的。首先,它是分開的,每個門下面只有一個短的臺階,不像腳踏板是一塊連續的整板,沒有扶手的話沒人能走過下面的臺階到達緩衝器。最後,無法想像什麼人明知只要碰到月臺就會被掃下火車還硬要爬到那兒去。&rdo;
&ldo;那就是說,警長,你覺得兇手作案的時候在車廂,搜查的時候不在,可又不是停車的時候跑掉的?我覺得這不可能。&rdo;
&ldo;我知道,先生。非常抱歉,但這正是我從一開始就面臨的困難。&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