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對近代以來世界各國家、民族競爭的認識,基於對變遷了的時代特徵的認識。他認為,&ldo;二十世紀是以提高民智爭取生存的時代,我們不打破傳統的愚民政策,不加緊訓練民眾,是絕對不足以圖生存的。我們只看見美、英、蘇、德等國的國家強盛,工業發達,科學發達,而沒有看見他們精神的振作和訓練民眾的認真。我們可以說美、英、蘇、德各國之強,其主要原因,是因訓練精神而強的。&rdo;作為行政長官,祖父關注教育和社會治理、社會進步的關係;作為軍事將領,祖父對於戰爭勝負和教育的關係亦給予關注。他很重視有近代戰爭實踐經驗的軍事家在這個方面的觀點。比如,他高度重視普魯士的毛奇將軍和日本的乃木大將的有關觀點:&ldo;普法戰爭,普魯士戰勝法國,毛奇將軍歸功於小學教師。日俄戰爭,日本戰勝俄國,乃木大將亦歸功於小學教育。&rdo;由於深感教育、學習和國家興亡之間的緊密關聯,因此,在抗日戰爭時期那資源匱乏的年代,祖父也是十分強調教育工作,強調青年人要認真讀書,提出&ldo;讀書必須救國,救國必須讀書&rdo;。他說:&ldo;現在社會上有兩句流行的話:&l;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r;,我可以改成這兩句話說:&l;讀書必須救國,救國必須讀書&r;。……青年是國家的中堅分子,如果讀書而不能救國,就失掉了讀書的意義。……青年既是國家的中堅分子,要來救國家,必須要有能力,有辦法,……若不讀書,就沒有能力辦法,國家又怎麼救得!&rdo;教育興國的思想在清末就出現了,並為許多有志之士所認可。祖父顯然既受這種思想的影響也認可這一理念。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