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儒勒·凡爾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足智多謀,總能化險為夷的那納,懷著對英國人一貫的仇恨,這股恨因英國人對一八五七年暴動的瘋狂報復而與日俱增,他冒險來到了德克坎地區。
是啊!那納對印度佔有者的恨是刻骨銘心的。當巴基&iddot;洛於一八五一年出世時,他是王公的繼承人。但東印度公司拒絕繼續付給他八十萬盧比1的年金。這就是仇恨的起源,只不過以後的事使仇恨越來越深,變得無法再彌合。
1相當於兩百萬法朗。
但那紈&iddot;薩伊布又想如何呢?八年來,印度兵暴動被徹底平息下去。英國政府正在逐步取代東印度公司,以比商人協會更為強有力的政權形式把整個半島納入自己的麾下。暴動已完全成為歷史,甚至在本地部隊,也因遭到徹底地重新整編而再也尋不到它的痕跡。難道這位那納想在印度半島的下層人中發動一場民族運動嗎?他的計劃很快就會暴露。不管怎樣,他不會再不知道自己在奧蘭加巴德已被告發,印度總督已經將此事通知了加爾各答的地方長官而且自己正在被懸賞捉拿。毫無疑問,他本該立刻逃走,必須再躲到一個非常隱蔽的地方才能逃脫英印警方的四處搜捕。
在三月六日至七日這天晚上,時間對那納來說非常緊迫。鑑於對這個地區的充分了解,他決定到離奧蘭加巴德有二十五英里遠的埃羅拉,去見自己的一位同謀。
夜色深沉。偽裝的僧丐在確信自己沒被跟蹤之後,朝建在城邊的伊斯蘭教徒沙&iddot;蘇菲的陵墓走去,據說,這位聖徒的聖骨可以用來治病。此刻的陵墓格外寂靜,阿訇和朝聖者都還在沉睡之中,那納不用擔心會有多事的人盤問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