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撬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邊一頓忙活,等到快天黑的時候,不但靈堂搭了起來,紙幡掛了起來,還搭起了三四個窩棚,窩棚裡面桌子凳子都擺好了,甚至連簡易的灶臺都搭建好了。到後來,張強看著,來來往往的大人忙著殺雞宰羊,只穿著一條髒兮兮肚兜的小孩子們蹦蹦跳跳的到處亂竄,還真就是全村吃席的歡樂局面了。
傍晚吃了一碗羊湯麵,村長帶著三人去他家住宿。
跟張強家那邊很像,這村子裡,大多人也都住的是窯洞,不同的是,這邊崖莊多一些,張強家裡那邊地坑莊多一些。是崖莊還是地坑莊,其實取決於地形地貌。
如果村子是在塬上,村裡面就是地坑莊多,所謂地坑莊,其實就是在平地上挖一個五到八米的大坑,然後在挖出的斷面上在橫著挖窯洞,人多的家裡,就三面四面的都是窯洞,人少的家裡,也就向陽的方向挖幾孔窯洞。這種地坑莊,往往需要建一個十來米的行趟,也就是從挖一條從底面到坑底的斜洞,以供人初入。
如果村子是在山腰或者山底,村子裡就是崖莊多。所謂崖莊,就是在天然的斷崖上,橫著挖及孔窯洞,崖面寬的話,就只在向陽的方向打窯洞,崖面不足的話,就會在兩側再打窯洞。這種崖莊,雖然不用挖行趟,但因為多是建在山腰裡,所以出門上坡下坡比較多。有些地方,打遠處看去,從山頂到山腳,密密麻麻的都是窯洞……
村長家的窯洞建在山腳,從地形來看,算是村裡較好的地段了,畢竟爬坡少些。
進了兩塊木板做的大門以後,是一個五六十平米大小的院子,院裡掛著兩摞玉米,整整齊齊的,應該是去年收的玉米還沒有打玉米粒,這麼一看,村長家裡應該是比張強家日子過得好些,畢竟之前的時候,張強記得母親在玉米曬乾的當個冬天就會打了玉米賣錢度日。
“家裡窮,你們擔待下。”村長帶著三人進了正中的窯洞。
“家裡的老人在村口幫忙,回了應該晚了。”村長拉開點燈,解釋道。
燈泡瓦數不大,燈光有些昏黃,藉著燈光打量了一下,進門左邊是一個小木櫃,上面架著個黑白電視,右邊盤的是一床土炕,牆上用都用報紙糊了。
往裡面去,五六米深的盡頭擺了兩口金黃色的棺材,棺材前面靠牆放著一張八仙桌,牆上掛著一副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