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3/5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掾屬充任,怎能任用一個閹人的父親?”孟玖因此對陸雲恨之入骨。
歷來內臣與外臣、宦官與士人之間的對抗,往往是以外臣、士人的慘敗而收場。陸雲不可能不知道秦末的趙高與李斯,也不可能不知道西漢的石顯與蕭望之,他敢於公然得罪孟玖,底氣就在於陸雲認定成都王不是那無知的秦二世,不是那愚蠢的漢元帝,也在於陸雲認為自己對於成都王的影響力與重要性都超過孟玖。
作為後人,我們知道這是可悲的錯覺。
成都王對於二陸的信任與日俱增,二陸得到的忌恨也與日俱增。此次成都王進軍洛陽,二陸獲得的恩寵達到了頂峰。
人人皆知這次出征不是普通的征討,而是在改朝換代,為了能從鄴城順利到達洛陽,坐上皇帝的寶座,成都王傾其所有,招募來二十萬軍隊。然後,成都王任命陸機為大都督,將這支軍隊交給了陸機,這即是說,成都王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陸機。
這也意味著,如果成都王如願以償的成為皇帝,陸機將是新朝第一功勳,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盧志等人都得仰看他的臉色。對於盧志來講,是可忍孰不可忍?對於眾多心高氣傲的北方士人來講,是可忍孰不可忍?
盧志是文士,不能領兵上前線,所以即使忌恨而死也無法影響戰局,但是成都王麾下的宿將也對這個任命極為不滿,這就很致命了。
當時聚攏在鄴城的知名將領有王粹、牽秀、石超等,都是出身名門並且功成名就之輩,他們依附成都王也遠遠早於陸機,在他們眼裡,陸機只是被武力平定的敵國殘餘,一個雕章琢句的無用之人,在鄴城寄人籬下乞食而已。此次出征戰功唾手可得,成都王卻把它送給了陸機,陸機此前沒有尺寸微功,如今後來居上,怎能讓人心服?
對於同僚的心理,處於風口浪尖的陸機心知肚明,所以他找了許多理由向成都王請辭都督,比如說三世為將不祥,比如說羈宦他鄉資歷不夠,等等等等,搞得成都王很不解。成都王心想此役十拿九穩,多少人想當大都督爭擁立的功勳而不得,我特意留給你陸機,你還推三阻四,不知是什麼居心?莫非你向著長沙王?
一來二去,陸機發現成都王惱了,不敢再推辭。當時同在鄴城的吳人孫惠不知內情,看到陸機要往火坑裡跳,急忙趕來勸陸機把都督讓給王粹。
孫惠的建議無疑是正確的,只有王粹才是都督的最佳人選。論官職,王粹是北中郎將,除了成都王,整個鄴城就他官職最高;論出身,王粹的爺爺就是當年迫使“金陵王氣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城”的龍驤將軍王濬(與陸機可算是冤家路窄);論地位,王粹尚潁川公主,是惠帝的妹夫成都王的姐夫。如果此人來督軍,無人會有異議,奈何成都王就是認準了陸機一意孤行。
對於陸機而言,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接受任命出征,那是凶多吉少,打敗了必死無疑,打勝了將招來更多的敵意,也未必是福;但如果繼續推辭,則意味著失寵,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結束,此前十幾年的辛酸榮辱全部付諸東流,光耀門第從此成為妄想。
因此陸機對著孫惠苦笑,說不能再推辭了,否則成都王“將謂吾為首鼠避賊,適所以速禍也”。
陸機心中應該還有一番話無法對孫惠實話實說,此次出征是他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把握住了,不僅吳郡陸氏能實現復興,他本人的功業也將超越父祖,流芳百世。
巨大的誘惑總是伴隨著巨大的風險,陸機最後決定咬著牙賭一下了,富貴險中求。
出征之時,成都王再次勉勵陸機,並許下重諾:“如果功成事定,當封將軍為郡公,擔任三公級別的官職。將軍好好幹,我不食言。”
但是陸機顯然不敢太樂觀,他說:“當年齊桓公信任管仲,才得以成為春秋霸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