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4/4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今將北征詮釋為惠帝為了自保而先下手為強,這也無不可啊。
車駕進入鄴城的當天,成都王就讓惠帝宣佈大赦,改元,這已是當年的第三次大赦、第二次改元。改元並不是新鮮事,令人詫異的是新年號竟然叫“建武”,惠帝從洛陽來到鄴城,無論詮釋為被挾持也好、御駕親征也好,都是灰頭土臉的事,與“建武”兩字根本扯不上關係;反倒是成都王打擊了禁軍俘獲了惠帝,正在耀武揚威。
很明顯,“建武”兩字不是說惠帝建立了新的武功,而是在誇耀成都王的強盛武力,這個跡象無比清晰地透露了成都王想做皇帝,並且他已經急不可耐。
成都王已等不得惠帝迴鑾,到洛陽再進行禪讓了,他打算撇開盟友河間王,以一己之力完成篡位。要做皇帝,首先當然是令天下歸心,成都王派人去東海國,試圖招回遁逃的東海王,東海王當然不會傻到自投羅網,沒有應徵。鞭長莫及,成都王也拿他沒辦法。
成都王接下來在鄴城裡搞整肅殺一儆百,以防止正式禪位時有人跳出來掃興,不幸淪為祭物的就是此前曾勸成都王出城投降的東安王司馬繇。八月初二,戊辰日,即惠帝入鄴後的第九天,成都王收押了東安王,公然在鄴城菜市斬首。
以東安王的顯赫身份,他的死當然震撼整個鄴城,群臣是否因此變得更加識趣了,這不得而知,因為成都王預謀中的禪位並沒來得及發生,但東安王的死卻促成了另一個皇帝的誕生。
司馬睿當年二十九歲,他十五歲時那年,父親司馬覲、也就是第二任琅琊王病逝,司馬睿嗣位成為第三任琅琊王。司馬睿韜光養晦,“恭儉退讓,以免於禍。沈敏有度量,不顯灼然之跡”,因此始終默默無聞,“時人未之識焉”。此前司馬睿一直在洛陽,蕩陰之役後與惠帝一同變為鄴城的俘虜。東安王是司馬覲的弟弟,也就是司馬睿的嫡親叔父,他一死,鄴城內最驚惶不安的就是司馬睿,這時幕僚王導勸他逃出鄴城,回琅琊封國去。
司馬睿連夜遁逃。據說當天夜晚月明星稀,鄴城防備嚴警,司馬睿無計可施,突然雲霧晦冥雷雨暴至,守軍躲雨不暇,司馬睿趁機出城。
出了城仍有危險,原來成都王為了防止那些挾持來的朝臣遁逃,設下關卡,禁止顯貴官宦透過。司馬睿逃到河陽,被關卡擋住了去路,幸好有個叫宋典的隨從十分機智,他用馬鞭敲敲司馬睿,打趣說:“舍長,有令禁止貴人過河,你怎麼也被攔了?”關吏一聽來人身份僅是個舍長,於是開關放行。
司馬睿先到洛陽接了母親夏侯太妃,然後火速回到琅琊國。如此一來,琅琊王就堅定地投入了東海王的陣營,日後被委任管理江南,因緣際會成為晉朝的中興之君。
東安王的被殺與琅琊王的遁逃,對兩晉歷史意義非凡,但在成都王心裡並不算什麼大事。成都王正沉浸在皇帝夢中不能自拔,他已在鄴城南郊祭過上天,並且已在安排新朝的文武百官。
天不遂人願,僅僅數天之後,幽州都督王浚的軍隊就打到家門口了。
五、黃頭鮮卑入鄴都
王浚是當年害死愍懷太子司馬遹的元兇之一。揹負著這個原罪,此後幾年他一直蝸居在東北偏遠的幽州薊城,不敢踏進中原。後來趙王篡位,王浚的立場是中立、兩不相幫,這個坐山觀虎鬥的姿態令成都王很不滿。那時王浚盤踞幽州已久,勢力穩固,並且還與當地的鮮卑、烏桓等一些武力強大的異族結成盟友。成都王存著討伐王浚的念頭,卻沒有必勝的信心,因此將計劃擱置。
趙王死後,中原內戰打得亂七八糟,王浚雖然沒有輕舉妄動,但是心裡的野心早就生根發芽,他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