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找馬原去接史鐵生。收到李劼信,他的電腦被病毒害了,全部資料損毀。所幸《八十年代備忘錄》在我這裡有備份,要我三天後發還他。
『閒閒書話』我知道“超星”不地道
作者:陳村在上海 提交日期:2004…4…16 21:37:00
昨夜在網上瞎轉,竟看見超星悍然載有本人版權文章。且不說我多年前給該站發信,禁止登載我一切作品,就是登載之後,也從無人來聯絡,更無報酬。
一家網站,自稱是什麼“圖書館”,將他人的版權作品任意取來贏利,這樣的事情,只有中國才會有。這些作品,究竟有多少人閱讀、下載,並無第三方的統計。這樣的模式是能成立的麼?該站走再多的上層路線有什麼用呢,作品的版權不是國家的,積累再多的資財,豈不是水中月鏡中花,禁得起眾多作者的一告嗎?
我也曾憧憬所有文學作品上網的一天,為此絞盡腦汁,沒承想超星二話不說就實現了。如果這是可以的,何不將圖片,將唱片,將電影和電視一古腦兒做上網,豈不立即可成大戶?
超星說的下載之後的作品會定期失效是不準確的。本人曾用正式賬號在超星下載文章,時已兩年,至今可看。其承諾,莫非一句空話或謊語?
我在超星發現許多朋友的大量作品。等我度過養病期間,會一個一個去查證,是不是被侵權。剛問一位中國最出名的作家,說不知道,反問我超星怎麼寫。
本人保留起訴超星的權利。
六
我雜事太多。昨日的帖子在網上引出論戰,雙方態度激烈。又貼一個:
『閒閒書話』不曬太陽只吹風
作者:陳村在上海 提交日期:2004…4…17 20:50:00
隔壁的書局玩家,亮出一本好東西,說是曬曬太陽,曬完拍賣起來。我這裡不曬太陽,只吹吹風。
下午找東西時,翻出幾包舊信。看了看,發信人有林白、張新奇、何立偉、史鐵生、馬原、鄭萬隆、周梅森、哲夫等,談的多是稿子或日子。時間已有十多二十年了。舊信很有意思,當事人可能忘記了,白紙黑字寫在那裡,可以重現舊日場景或心情。有封周梅森當雜誌編輯時最後的信,處理完最後一件編輯事務,語氣明顯歡快。有林白寄我的手繪賀年卡,上面有個彩色的小人,依然鮮豔。最大的一紮是朱偉寫來的,大約二三十封。
一箇舊日做文學批評的弟兄告訴我,他存有一木箱信。是像賈平凹那樣的資深作家當年和他討論文學,有些信長達十多頁。他不開啟木箱。我問幹嗎,他笑笑:“留著。”
我們看歷史教程,總是難以還原當時的氛圍。當歷史只剩下幾條筋時,一切述說都是徒勞的。在人念念不忘的《光榮與夢想》,最精彩的是在還原當年的氣氛和心態。我想,如果歷史是由那些信件、便條編織而成,讀歷史將是一件快事。
順舉一例,一張便條就下面那幾個字:
陳村兄:
蘇共解體,無限野趣!這時代真是妙不可言。我們要多活些日子。
因未獲授權,簽名我省略了。時間是在解體那年(1991)的8月28日。
寥寥幾字,資訊豐富。
有的歷史是地面上走的,有的歷史是空中飛的,還有的歷史隱在樹影中。將那些實物留著,以後寫的史寫的傳記就更好看,有人的體溫和心跳。有這些實物,再看史書中的那些鏗鏘斷語,會叫人發笑。
現在,大家都不寫信了。這也是最後的信。
下面跟在“我知道超星不地道”之後:
作者:陳村在上海 回覆日期:2004…4…17 11:29:29
我要請客,也是我自己想請。別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