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消停過,一直在找概念找說法找“點”找“眼”重新塑造成都的形象,用力之深之猛,前所未有。
這些努力,市民們都看在眼裡明白在心裡,雖說鬧騰了點,但道理大家都懂,把成都弄得更出名了進而更有錢了,大家的平常日子就更舒坦了。
但,像“東方伊甸園”這樣的“故事”,實在是有點過猶不及了。我不能妄加評論這則新聞以及連動產生的系列報道,但它的戲劇化程度以及給人的明顯的設計感覺,實在讓我覺得味道怪怪的。我不能說它是“秀”,但感覺上很像“秀”。個人秀一秀,大家已經習慣了,反正“秀”責自負;但一個城市集體來“秀”,這種陣式就顯得很是浮躁虛妄。這也有違成都這個城市的內在氣質——她一向是從容的、沉著的、內斂的、舒展的。
成都近來好像有一種莫名的焦灼,很想在短期內名重天下;若是現在還沒能一夜走紅,那就自己先把自己的感覺弄紅了再說。前兩天在街上看到大幅廣告“中國國際桃花節”。至於嗎?不就是每年春天成都東郊龍泉驛的桃花開了嗎?當然可以叫“桃花節”,很俏麗很動聽很讓人想入非非的說法。搞這個節,請一些歌星來走走穴也很正常,有興趣的去買票聽聽,沒興趣的就徑直坐到桃花樹下喝茶曬太陽打瞌睡。這種本城傳統的踏青遊樂方式,跟“中國”這個概念扯在一起都很牽強,怎麼還扯到“國際”這個詞上去了?
凡事多少都有點交叉感染吧。成都周邊還有一個踏青的好去處,在新津縣的梨花溝。去年我去過,很舒服,我們幾個朋友在梨花樹下吃農家土雞,香得不得了;雪白的梨花瓣就飄到碗邊。今年,我原來單位的一幫同事去了梨花溝,回來沮喪地對我說,漫山遍野彩旗飄飄,把梨花都給擋住了。我想,也是啊,成都那麼鬧騰,那麼攻勢凌厲,那麼“國際大都會”兼“東方伊甸園”地喊聲震天,新津梨花溝的農民兄弟們置辦些彩旗來呼應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
最近跟著鬧心的是一年一度的全國糖酒會又要開始了。這糖酒會倒不是最近才開始的,可能有10年了吧,等於是成都春天一個自然災害,其典型症候就是堵車堵得人沒脾氣。現在,大街小巷都在搭廣告牌、扎大氣球、裹標語布。我單位出來的那條街已經被一家著名酒廠買斷了,滿街都是吆喝的字眼,嘮叨得讓人直想求饒,好了,好了,我們知道了,知道了。這酒廠廣告的用色倒也是黃色,明黃,眩得頭暈,讓人很有壓迫感。
我原來一直認為,一個城市的氣質和性格基本上是不能改變的,它是由歲月和歷史繁衍滋生的,它與生俱來有一塊文化的胎記。我還一直認為,對於成都來說,個性中的安靜、涼爽、滋潤、唯美、不易衝動、微微頹廢,這一切,是不易改變的。但是,經過這大半年高強度的資訊轟炸,我現在開始有點犯嘀咕了。
2004…3…16
//
………
喝一口啤酒的機會
………
很多年前,我原來供職的報社的一位體育記者從雅典採訪回來,對我們說,雅典簡直就是成都嘛,一到晚上,遍街都是冷啖杯。
希臘在歐洲以休閒著名。其實整個南亞都有這個風氣,你看,這兩天英國首相布萊爾夫婦到義大利度假,盡地主之誼的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的扮相就相當俏麗休閒,謀殺了記者的很多菲林。貝氏是個好玩的傢伙,屢屢語出驚人不說,還出情歌專輯、做整容手術;這回歡迎布萊爾,他身穿一套白色運動休閒裝,像模特一樣故意敞著懷,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頭扎一塊白底棕色小圓環圖案的絲巾,媚死個人。據說,他扎這塊絲巾主要目的不是秀一把,而是遮擋他剛剛做完的植髮手術的疤痕。不容易啊,已經是67歲的人,還這麼臭美,心態真是年輕。
貝氏的政敵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