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飄雨小說ps,最快更新蓋世雙諧最新章節!
立冬,陰雨綿綿。
但濟寧城中,卻是一派熱烈歡慶的氣氛。
因為昨日那魯王府的小王爺下了一道命令:撤去火蓮教“聖教”之名分,即日解散,教中所斂財物盡數充公,並將於近日內發還給濟寧當地的百姓們。
這昭示一貼出來,老百姓什麼反應,那可想而知啊。
或許一天前他們還對那火蓮大仙以及為其撐腰的朱爀恨之入骨,但這一天過後,朱爀在他們心裡就算不是“青天再世,愛民如子”,也是“知錯能改,亡羊補牢”了。
那官府都不用做任何的輿論引導,老百姓們自己就得出個結論真要有錯,也都是那火蓮大仙的錯,小王爺過去幾年一定是被這奸人矇蔽了。
當然,這樣的反應,也都在那魏公公的意料之中。
這老太監活到了這把年紀,對於很多事,尤其是人性,看得已很透了,他很清楚:百姓,是最難伺候的,卻也是最好應付的。
那個年頭的人,對“皇權天授”這一套還比較相信,所以他們對那些皇親國戚、也就是所謂“血統高貴”的人,往往帶著些盲目的崇拜和敬畏。
哪怕他們受了天大的委屈,只要有位皇族願意給他們道個歉、做個姿態、給點補償他們很可能就會覺得自己受的委屈“值了”,他們會無條件地接受對方給出的任何藉口和辯解,乃至對方根本沒找藉口,他們也會自行腦補。
那思路大體就是:“皇家的人都給我這庶民低頭認錯了?我還不依不饒?那我還是人嗎?”
看到這兒或許有人會說了,這賤不賤吶?
以咱們現代人的三觀來看,是挺賤的,但在古代封建社會,這就是普遍現象。
再者說了,咱們當今這個世界就不是這樣了嗎?
在這個消費主義橫行,連人都被極端物化了的時代,笑貧不笑娼的風氣難道不是變得更加露骨了嗎?一個人可以只因長得好看或者生而富有就得到大量的擁躉,這樣的風氣和老老年間那套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
崇拜金錢的人取笑崇拜皇權的人?崇拜臉孔的人看不起崇拜血統的人?
一照鏡子一反思,賤人竟是我自己啊。
扯遠了咱還是說回那魏公公。
雖然火蓮大仙和其手下的四名堂主死不見屍,但魏公公和趙總旗知道這幾個貨已死就行,他們的某個“計劃”也因此提前啟動了。
寒衣節當日,從聞玉摘的笛聲中緩過來的火蓮教徒們,一看孫亦諧和姜暮蟬已經跑沒影兒了,乾脆也就不追了,因為在他們看來,去總壇“支搶援救教財主物”比追捕那幾個逃走的傢伙要重要得多。
於是,這烏泱泱幾百名火蓮教嘍囉只是稍一商量,就全都往火蓮教總壇的方向湧了過去,那集市口法臺上的火都沒撲滅呢,他們也不管,拍拍屁股就跑了。
沒辦法,只能是現場的老百姓們來收拾他們留下的爛攤子,紛紛回家拿東西來救火。
片刻後,火蓮教的教眾們便盡數回到了總壇之中,但他們很快就發現了情況不對:留在總壇那兒的弟兄告訴他們,總壇這兒什麼事都沒發生,教主和堂主們也沒有回來過。
而就在這幫“群龍無首”的火蓮教徒們感到困惑之際,趙總旗已然帶著大隊人馬殺到,把這地兒給圍了
之後的事,自是好辦。
您別看這火蓮教有近千人之眾,但在正規軍面前,他們屁都不是沒有了屍烆子這妖道的庇護,只需出動一個衛所的錦衣衛,再帶點兒當地的官兵,湊個一兩百人,便足以將這千八百名教徒全部拿下,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當夜,在得到了趙總旗從火蓮教總壇中收集到的一些證據後,魏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