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趙充國 (第2/3頁)
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視邊防部隊預先作好準備下令告訴各羌不能讓他們解除怨仇以便查明他們的陰謀。於是朝廷又派義渠安國出使諸羌瞭解其動向。義渠安國抵達後召集先零部落的頭領三十多人認為他們都有逆而不順之罪遂將其全部斬殺;又縱兵鎮壓先零之民斬首一千多級。歸順漢朝的各羌族各部及歸義羌侯楊玉等都很且懼且怒離開定居地開始劫掠其他小族部落侵擾漢朝邊塞攻打城邑殺死地方長吏。
此時趙充國已七十多歲宣帝以為他老了派御史大夫丙吉去問誰可以為將趙充國回答:“沒有比老臣更好的人選了。”宣帝又派人去問:“將軍能否預測目前羌人的勢力?打算帶多少兵馬去?”趙充國答:“百聞不如一見。打仗的事很難憑空設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計劃攻討的方略。不過羌戎是小敵違反天意背叛朝廷消滅他們不須多久希望陛下把任務交給臣不要擔心。”宣帝笑著答應了。
趙充國到了金城集結了一萬騎兵打算渡過黃河。他注重行進前後的偵察工作行軍時一定要作好戰鬥準備宿營一定要壁壘森嚴特別慎重又關愛士卒能做到“先計而後戰”。他來到設在金城的西部都尉府日日饗宴軍士士卒都希望為他效力立功。羌人多次前來挑戰趙充國都命令堅守而不出兵。捉到的俘虜供認羌人內部各個頭領互相埋怨說:“告訴你不要造反現在天子派趙將軍前來年紀有八、九十歲了擅長用兵。現在請求決一死戰哪能達到啊!”這說明羌人畏懼趙充國之用兵因而內部發生了矛盾。
與此同時趙充國之子右曹中郎將趙卬帶領一支隊伍到了令居。羌兵出動截斷這支漢軍的糧道趙卬向宣帝報告。宣帝下詔將八校尉與驍騎都尉、金城太守聯合搜捕山間的羌兵使糧道順暢。
趙充國認為對羌族各部應當根據主謀與脅從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嚴懲主謀者寬恕脅從者。他選擇瞭解羌俗的良吏撫慰羌民瓦解羌族聯合之謀。然而朝廷中的公卿大臣卻認為如果不先破罕幵則先零未可圖。宣帝於是任樂成侯許延壽為強弩將軍辛武賢為破羌將軍發兵進攻羌人。
趙充國雖受到宣帝的指責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他認為將軍帶兵在外如果適宜固守就應該以固守之策來安定國家。於是上書承認過錯趁便陳述戰略部署的得失利害。他詳細陳述了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經過多次上奏和辯論宣帝終於同意了趙充國的屯田計劃。
趙充國採取罷騎留萬名步兵屯田的策略不動干戈又得降羌五千餘人。羌人見漢軍作長期打算便不斷前來投誠。漢軍在湟水流域興修水利整修交通設施將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用於屯田對發展當地生產起到了推動作用。羌亂平息後趙充國上奏請求罷去屯兵振旅而歸。
五、忠言為國與晚年生活
趙充國回朝後與友人浩星賜勸他說:“大家都認為破羌、強弩兩位將軍出擊斬首獲降很多敵人因此崩潰。但是有識之士認為敵人已窮途末路即使不出兵也一定會自行歸服。將軍馬上就要見到陛下了應該歸功於二位將軍的出擊不是自己能比得上的。像這樣將軍的計策就沒有落空。”趙充國回答:“我的年紀很大了爵位已封到頂點難道會因避嫌或誇耀一時之事來欺騙君主嗎?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應當為後世效法。我不在餘年向陛下明確陳述用兵的利害關鍵如果倉猝死去誰又會說這些呢?”最終還是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知宣帝。宣帝同意趙充國的看法於是免去辛武賢破羌將軍的官職仍命其回任酒泉太守趙充國則復任後將軍、衛尉。
後來宣帝下詔命朝臣推舉堪任護羌校尉的人選。當時趙充國患病四府共同推薦辛武賢的小弟辛湯。趙充國聞訊立即上奏認為辛湯酗酒不能讓他主管蠻夷事務。不如用辛湯的兄長辛臨眾。當時辛湯已接受了護羌校尉的任命宣帝接到趙充國的建議後又降詔改用辛臨眾。後來辛臨眾因病卸任五府再度推薦辛湯接替供職。結果辛湯屢次在醉酒後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