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收緊的海禁 (第2/2頁)
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海禁步步強化,那大明王朝想要重開大海,三十一年內是別想了。 可想要拉動大明的國庫收入,海運海利是很難捨棄的一環。 當然,現在的市舶司運作很失敗,甚至是虧本執行,被裁撤掉無可厚非,關鍵是這種虧本不是民間與海外的貿易造成的,而是大明官府與海外諸國的官方貿易造成的,是老朱定下的“厚往薄來”政策造成的。 人家來一趟,帶來了五百貫錢的貨物,臨走的時候,老朱非要送人家三千貫的禮物,這長期以來,誰能承受得了,別說市舶司,就是世博會這樣搞也賺不了錢啊。 顧正臣很希望能尋找機會,改變老朱給大海上籬笆的意志,養廉銀或許可以作為推動官員說服老朱的一個引子。 “海上賊寇橫行,確實是個問題。然一味被動防守,既不利沿海百姓營生,也無法根絕賊寇。何況大海利在長遠,若是朝廷能興大海舟,遠航靖海,鋪平貿易之路。哪怕是以官為主,其利也不可忽視。就以香料來論,那東西運到金陵,頃刻便是大量銀錢……” 顧正臣小心地引導。 李敏、黃肅等人都知道香料這東西有多金貴,在金陵更是緊俏貨物,十兩銀未必能買來一斤胡椒。 顧正臣現在還吃不起香料,哪怕是後世,香料的價也不算低,香料這玩意值錢,以至於有些時候,明代皇帝直接拿香料當俸祿發,比如朱老四…… 餅畫得很大,卻沒人下口。 黃肅嘆息一聲,無奈搖頭:“非工部不願打造海舟,而是沒有旨意,哪怕是添置海舟,也是緊著向北運輸軍需物資,怎麼會用來剿匪遠航做貿易……” 李敏凝重地說:“市舶司設定之初,陛下的心思是通夷情,抑奸商。你的心思,恐怕是想借官方貿易開出海路,而後引入商人百姓入海經商吧。這不可行,陛下不會答應。”喜歡大明:寒門輔臣()大明:寒門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