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八公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族人聚住區裡面並沒有外面看起來那麼破敗,行走其中,楊三強恍惚是行走在臨海的一條街道。叫賣聲,掛在牆上的招牌,餛飩鋪子,烤鴨店,成衣店,甚至街區路上還有人巡邏維護秩序。
路上遇見的都是奔忙生活的人,與臨海相比這裡的老人和小孩比較少。楊三強今天出門早,沒吃早飯,在路過一家包子鋪,要了兩籠屜的菜包子。
出門在外,剛到不熟悉的地方,身體比口腹之慾重要,葷腥還是算了。
謝絕店家邀請進屋吃飯,抱著一個紙袋子邊走邊吃。
包子不大,一口一個,味道不錯,菜包子捨得放油就是好吃。
地震發生在好幾年前,用計程車司機的話說,當年,聖弗朗西斯科大多數房屋要麼被地震破壞,要麼被地震引發的大火燒燬,街面上到處是帳篷,他們全家也住在屋外好幾個月。
逛了好久,楊三強發現在看似恢復不錯的華埠內部,街面後面的房屋其實還是非常破舊,有很多徹底倒塌燒燬的廢墟,更多的房子一看就是經過多次修補,四面透風,只是擋雨而已,勉強能住人。好在就是舊金山這個地方聽說四季如春,雨水並不大,主要防備的就是路過這裡的颱風。
媽祖廟在這幾個街區的核心地帶,應該就是華埠的最中心。
她是一座佔地不大的二層石頭樓,跟周圍建築樣式格格不入,非常簡陋。地震竟然沒有對這座廟宇造成破壞,在四周破敗的環境裡,原本不是太高的小樓顯得非常孤獨。
廢墟上已經有好多木板房搭建起來,東拼西湊成的低矮房屋醜陋無比。也有無家可歸者甚至木板房也沒有,借用別人家的一堵破牆或者就在木板房之間的空地用幾塊板子搭出一個窩棚,一套破爛的被窩小棚子下。
可是那座石塊搭建的媽祖廟看起來卻非常乾淨,整潔,楊三強還看到不時有人出入。
媽祖廟楊三強還真去過,在公共租界。過了蘇州河的河南路橋,天后宮就在橋邊。那座天后宮是臨海最大的媽祖廟,林姨說這天后宮原來就在十六鋪,離東門不遠,媽祖廟遷走後才修建的那些倉庫和弄堂。
臨海的那座天后宮非常大,規制非常高,主體建築高三層,有三進,有一座漂亮的門樓,門前還有兩個高高的旗鬥。天后宮裡有一座大戲臺,還配有雙層樓的東西大看臺,隔三差五那裡就會有戲開臺,天天有廟會。那裡非常熱鬧,師兄帶著楊三強進去過,後來才知道林姨也是那裡的大香客。
大寶和小娥就特別喜歡天后宮那的小吃,這兩個小傢伙在那裡逛一天都不嫌累,兄妹倆就仗著個子不高在人群下鑽來擠去。平時沒有同齡人朋友,只有在天后宮這裡,大寶可以用一個糖葫蘆串交到一個好朋友,去過幾次廟會,大寶就不跟姆媽一起進去燒香,拉著妹妹去找自己認識的好朋友。
舊金山華人聚住區這座媽祖廟和臨海那個規模宏大的天后宮就沒法比,可能還不如天后宮門樓高大。
楊三強走近了才發現原來這座媽祖廟只是外牆用石頭砌成,其實裡面是用粗大的木頭搭建的二層小樓,屋頂蓋著黑色的瓦片。
進門後就是一座寬大的樓梯直通二樓,一樓並沒有媽祖娘娘神像,只是掛著一個寫著回鄉閣的匾額。
真正的媽祖廟在二樓,因為通往二樓的樓梯支柱上都雕著神獸紋,這些雕花過去應該都描過金,人手觸控不到的地方還有金色光澤。
上二樓果然有一間掛著媽祖閣的房間,澤被四海的匾額下有一尊等人高的媽祖娘娘立身像。供桌上高高的木質雕花盤子裡擺著水果,點著兩盞燈。擺著一束新鮮的花,應該是精心搭配過,有一種特別的美。
楊三強跟隨其他人後面取了免費提供的清香,六枝清香,三支清香敬天地,三支清香拜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