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今天下格局與史書大相徑庭,但整體實力差異不大,只是有些人提前在這亂世中嶄露頭角。
如荊州的司馬懿,他派遣麾下大將衛瓘與愛子司馬師直奔樊城外,與鄧範的樊城部隊及石苞的襄陽軍隊面對面佈防。
雙方如此接近,曹軍營地的任何風吹草動,樊城都能立即察覺。
同樣,樊城的任何動向也無法逃過曹軍偵查者的耳目......
這種戰術將曹魏的族群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夏侯儒等人先前不敢嘗試,皆因他們的膽識並未達到所需的境界。
畢竟,在這嚴密的防禦下,每一刻都如同繃緊的弦,稍有不慎,哪怕是微小的誤解,也可能演變成激烈的衝突。
因此,這需要無比的勇氣,以及貨真價實的軍事才能。夏侯儒或許具備豐富的經驗,但缺乏承擔風險的膽識。而司馬師和衛瓘,卻毫無懼色。
他們對領袖司馬懿有著深深的信賴,根本不擔憂自身會被敵軍圍困。與此同時,司馬懿也未讓他們失望,他並未把大軍集結在宛城,而是巧妙地封鎖了上庸的出口。
在牛金的威壓下,他們連夜毀壞了通向上庸的要道,使得原本三國鼎立的荊州防線土崩瓦解。雖然上庸還能與襄樊保持聯絡,但失去了奇襲宛城的威脅,最終只能讓漢軍與曹軍進行殘酷的陣地戰。
這種情況對漢軍來說絕非佳音。畢竟,漢軍主力仍以蜀人為主,雖勇猛,但相較於曹軍的雄壯,略遜一籌,這是地域差異,無可改變。
此時,除了兵員問題和司馬懿的步步緊逼,江夏和新野的局勢也日益緊張。田豫離去後,滿寵感到了孤立無援,於是曹叡派遣孫禮加入滿寵的隊伍,擔任汝南太守,兼徵南將軍。
二人不再著眼於江東,而是將矛頭轉向新野和江夏,步步進逼。不久前,壽春也進行了軍事調動。王凌繼續領軍駐守壽春,諸葛誕晉升為副將,接替文欽,而文欽則前往豫州,協助滿寵與孫禮共同攻打新野和江夏,意圖重新奪回這兩座戰略要地。
鎮守新野的姜維和坐鎮江夏的吳班都不是徒有虛名之輩,他們嚴密封鎖四周,清理戰場。江夏更是設立眾多明哨暗卡,構建了鹿角木堡,幾乎復刻了當年魏延的漢中防禦體系。
儘管這樣的部署消耗巨大,但在李嚴和劉禪的支援下,諸葛亮親自下令益州調集糧草送往荊州前線,堅定了全面抗戰的決心。大漢的堅韌,使得曹魏開始猶豫不決,文欽在新野與姜維短暫交鋒後,發現雙方均無法壓制對方,最終只能暫時休戰。
曹魏憑藉人多勢眾,兵強馬壯;而漢軍則利用地利之便,加之姜維等多位智勇將領的計謀,使得雙方激戰不斷。
荊澤大陸陷入了這樣的膠著,羊氏父子被委以河瀾與河心兩地的重任,那正是馬孟起即將攪動風雲的區域。
雖為父子,二人卻公私分明,皆為賢能之臣,他們令河瀾與河心兩地在悄然間開始了從平民化向軍事化的轉變。
依靠黃河與重重關隘構築的防線,讓尋常將領只能望其項背。這便是劉邁提議啟用馬孟起坐鎮高陵的癥結所在。
不只是因為北境與幽州草原相接,更因如今的羊氏父子實至名歸,值得這般倚重。
夏侯玄與夏侯霸已駐守潼關之外,曹肇和曹篡兄弟則扼守清泥隘口。四人的背後,是日益穩健的曹宇,他的成熟讓人信服。
當然,此刻的曹宇雖已成熟穩重,頂多算一位經驗豐富的好將領,與夏侯儒大致在同一層次。
四大戰場,四方佈局,局勢漸趨穩定,再持續下去,曹魏便會在適當時機發動舉世矚目的反攻。
曹叡也是這樣想的,因此這段時間他全力以赴地準備。教導兩位養子,籌備充足的糧草,爭取曹氏與夏侯氏的支援,最後整合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