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隆與馬鈞隨劉靖與劉邁而來,同姓馬,又都富於創新,靈巧之極,人們不禁猜測他們之間是否有著不為人知的聯絡。
然而劉禪對此並無興趣,他只想知道這二人能為他帶來何種利益。
馬鈞之名,無人不曉,被譽為三國最偉大的發明家。史冊方誌中皆記載著他的事蹟:改良綾機,革新織機,繪製水戰百戲圖,復原指南車,升級諸葛連弩。他是無可爭議的天才。
在某些後人眼中,他更是墨家當代的傑出代表。只是這一切幻象,在劉禪初見馬鈞的那一刻便破滅了。
“聞說德衡你熱衷革新,工藝之道頗有建樹,朕亦對此情有獨鍾,你我或許可以……”
“微臣不敢欺瞞陛下….陛下,其實….其實微臣並不喜歡這些!”
未待劉禪說完,馬鈞便打斷了他,而劉禪能清晰看出,此人對這些技藝並無熱愛。也許在馬鈞心中,這些也被視為奇淫巧技,不足掛齒。
這一發現令劉禪驚訝不已,他未曾料到,眼前的馬鈞與史書中描述相差如此之大。
而從馬鈞口中,劉禪也聽到了真相……
這是一個平凡而不凡的凡人,他的平凡源自於內心的志向,那是一條通往魔法政界的道路。
他自幼便格外勤勉,鑽研各種法典,心力交瘁地汲取知識的甘露。
當然,他也涉獵了神秘的魔導機關之術,但這並非為了晉升政界,而是為了生存的必需。
馬鈞自小便家境貧寒,坦白說,僅維持生計已是一項艱鉅挑戰,更別提接受魔法教育。
他與馬超算是遠親,同為扶風之地的子民,但他沒有馬超那樣的戰鬥天賦,也沒有那個能使馬家復興的父親。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在困苦中掙扎,艱難成長,艱辛地踏入魔法政界。
馬鈞步入而立之年後,在曹魏帝國中仍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
他的魔導機關技藝確曾使他聲名鵲起,改良過的幻彩織機,後來又進一步發展成十二步踏控的高效裝置。
因此,他的名字成為了全大陸公認的奇才。
這,是讚譽,卻非政界的讚譽。在政界,他始終被視為一個以異端技藝聞名的特殊存在。
並非曹魏帝國輕視馬鈞的發明,而是單純地對馬鈞本人抱有偏見。
出身之事不必多言,馬鈞毫無顯赫家世,他早已不屬於寒微之列,能存活至今已是天眷之幸。
哪怕是最底層的家族,至少還保留著一扇門,而馬鈞常年居無定所,故出身之事,他無法與他人相比。
然而,出身低微的官員眾多,他們同樣看不起馬鈞,皆因他的那些異端技藝。
他對各種事物的改良並非出於國家或人民的利益,純粹是因貧窮驅使!
他甚至毫不掩飾這個目的,貧困令他改進技術,藉此收取適當的報酬,以改善生活,購買更多書籍,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從常理來看,他無可指摘,但從道德層面,他愧於德行。
於是,他的靈巧雙手帶給他的不只是讚揚,還有無盡的痛苦。
同樣的境遇,也降臨在他年輕的夥伴,名震天下的將軍馬隆身上。
得知馬鈞的過往,劉禪不知該如何回應,理智告訴他應誘使馬鈞繼續創新,發揮其最大價值。
但此刻的劉禪無法如此冷靜,他已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深陷情感之中。
最終,是智者諸葛亮幫劉禪解開了心結。
馬鈞擅長神奇的機關術,馬隆是英勇的將領,亦精通武器改良,但他們都不願再涉足此事。
直至諸葛亮出現,為劉禪找到了答案。儘管已略顯老邁,諸葛亮依舊是劉禪的知音,他洞察了劉禪的心思,也知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