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禪已修養近兩年,自建興六年三月荊州之戰的策劃起始。直至建興六年歲末,馬超凱旋歸來;建興七年二月的動盪,三月的平定,五月的遠征,直至建興年中,一切歸於寧靜,重奪雍涼之地,平定關中長安之域。
自此,大漢真正進入了休養生息的時期,這一歇息便是漫長的兩年。東吳宣太子的離世訊息已傳至劉禪耳中,對於這位比歷史提早許多年隕落的仁君,劉禪心中唯有淡淡的哀傷,那是一個比他更勝一籌的賢君。
而今東吳的局面,劉禪看在眼裡,卻選擇沉默。有些事他無能為力,也無意改變。此刻,已是建興九年中期,諸葛亮依然充滿活力。
劉禪不再勞神,希望近在咫尺,養子安然無恙,親子亦在他的膝下接受嚴格的教誨。儘管大漢疆域漸擴,人才也日益增多,這位丞相大人不再孤獨。
只是,雖有諸葛孔明健在,但大漢的另一位基石龐羲卻於去年離世。龐羲在劉禪的庇護下挺過了建興八年,終任大漢尚書令,權高位重,算是實現了他的抱負。然而遺憾的是,龐羲膝下並無子嗣,最終也婉拒了劉禪為他找嗣子的想法。
“前人的恩怨,莫讓後輩再承受,這身份並非福祉。”
龐羲的理由樸素如他,笑容中帶著釋然,他已經放下了。
劉禪沒有執意勸說,只默默陪伴龐羲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這兩年,對劉禪來說,是不斷告別的歲月。
同一年,比龐羲年長一歲的老將軍嚴顏也安然離世。嚴顏雖不及龐羲對劉禪至關重要,但他始終是劉禪身邊堅實的支柱。
多年來,嚴顏協助劉禪穩固朝廷與後方,尤其是在西川與南中的安寧,他功不可沒。這位老者如同沉默的將領,從不邀功,也不張揚,只靜靜地執行劉禪交付的任務。
直到他無法再起身的那一刻,劉禪才意識到這位老者對他同樣舉足輕重。如同龐羲,嚴顏也為劉禪留下一句遺言:
“這個世界,很美好。”
劉禪並不完全理解這神秘的話語蘊含的深意,或許是因為他還未涉足那神奇的領域。但他仍以莊重的儀式安葬了嚴顏,這位同樣沒有血脈延續的勇士。嚴顏,一如龐羲,拒絕了家族間的繼承,無嗣,就任其自然吧。早年間他曾有過一個兒子,只是在那個動盪的魔法年代,兒子在戰場的烈焰中英勇捐軀。自那時起,他便與龐羲相互扶持,共度歲月。如今,兩位老者在同一片天空下相繼離去,繼續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的同行。
劉禪為他們尋覓了一處靈地,就在簡雍的近旁,不顧他們的意願,他堅決地做出了這個決定。兩座墓冢緊緊相鄰,期待在那個奇妙的世界裡,兩位老友不再孤寂。同一年,另一位人物也離開了這個世界——關中都督糜芳,同時也是劉禪的姨父。然而糜芳的離世,對劉禪而言是個禁忌的話題,大漢的所有臣子都不敢再觸及這個話題。
過去兩年,劉禪也有顯著的轉變,身體更為健壯。他多年保持規律的生活,不再通宵達旦地批閱無盡的魔法卷軸。他並未效仿那些偉大的君主,刻苦勤奮,關注民生,而是每日飽食,堅持修煉,並不時拉上日夜操勞的諸葛亮外出狩獵,讓他得以稍作休息。諸葛亮雖剋制禮儀,明白劉禪仍是皇帝,每次都以微笑回應,但如果換一個火爆脾氣,恐怕早就忍不住了。畢竟,那些劉禪處理不完的卷軸,黃皓會毫不猶豫地轉交給諸葛亮處理。
然而,除了因規律生活和鍛鍊而變得更為正常和結實外,劉禪身上還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最顯眼的就是他脖子上一道猙獰的傷痕。那印記恐怖異常,讓人能感受到當初造成這傷痕的瞬間,劉禪曾身處何等的危機。而劉禪的氣質卻沒太大改變,依舊和藹可親,時常外出瞭解民情,觀察田野。
他並未因身份而變得高高在上,彷彿他的個性這輩子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