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稱為大漢,名正言順。
無論世人如何質疑劉玄德身為大漢宗親的身份水分,事實就是如此。不論他為了晉升帝王地位將獻帝予以“安排”,這同樣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劉玄德承襲的是大漢皇帝之位,就算他離世,劉禪依然出身正宗,具有成為皇帝的合法性。
除此之外,中原洛陽曹氏的實力增長不言而喻,不必贅述。
儘管許多人認為一個月內三次邀請三次推辭的過程略顯草率敷衍,但曹氏畢竟自漢獻帝劉協手中正式接過帝位,同樣是名副其實,正宗傳承。
兩家皆無需擔心被人詬病為來路不明,即便是有人這般指責,也不過是口舌之爭,一筆糊塗賬罷了。
然而江東的情況卻大為不同,既未得禪讓,又非皇家血親,唯有強行登基一條道路。一旦走上這條道路,對於江東的聲名與威望而言,無疑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切勿輕視“名正言順”四字,西川劉氏所至之處,當地官員修真家族皆可選擇歸順,因其投降後仍能自稱忠誠於漢室仙庭,保全顏面。
但若孫家強行晉升為天尊,一旦開戰,其麾下之人投降便真是徹底倒戈了!
劉禪深知其中奧妙,也洞察孫權內心最為渴求的便是認同!
回溯歷史,在三國末期之前,孫劉兩族皆有弟子流向曹氏門下,同樣是羌氐修煉族群與關中修煉世家亦有成員因在魏國安身立命無望而轉投西川劉氏。
然而對於孫家而言,鮮少有人願意主動歸附,此事成為難以啟齒之痛。
直至末期時局變遷,此種狀況才有所改觀,然而江東已錯過最佳時機。
此刻,若劉禪給予江東這份機會,賦予其合法地位,結局必會大相徑庭。
倘若孫家自行晉升天尊,在其聲望達到巔峰、贏得一次重大勝利之後,即便不至於引起全民反叛,其名聲必定受損。
然而假如劉禪宣佈以大漢仙皇之名義,或者說是代表大漢,認可其晉升天尊的正當性,並與其締結盟誓。
那事情的局面便會截然不同。
歷史上諸葛亮與江東結盟分割天下後,蜀漢諸多修士對此頗有微詞,直指此舉實則並非西川的大漢提升了江東孫氏的地位,反而使其自貶身份。
此行徑堪稱西川一脈獨自撕破了天下眾生的遮羞布,昭告世人:正統已逝,唯有憑藉自身修為與實力,誰能登頂,誰就能成為這亂世的主宰!
如此一來,天下驟然間猶如重回春秋戰國時期,只不過最終得益者卻是司馬一族,但這已是題外話了。
劉禪深知此乃不可逆轉之大勢,即使心中不願,即使面子上掛不住,他終究還是得踏上這條路。
他只是個知曉些許過往歷史的少年修士,既無過人天賦,更談不上智鬥那詭計多端的司馬世家,或是面對天下眾多豪傑英士。
即便是朝廷之上,他也不敢說能夠掌控全域性,鎮守朝綱,率軍征伐,威震海外,這一切背後靠的絕非空洞的言論或一時激情的高呼,而是手中的精兵強將、充足的糧草儲備以及民眾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
至於那些背叛祖先、承受千古詬病之人,只要劉備得知此事而不加懲處,若能換得荊州立足之地,他劉禪認為此舉值得,日後再有機會重返荊州這片熱土,那時便是乾坤顛倒之際,又有何人敢言劉禪丟了大漢祖宗的顏面?
劉禪這番心意,透過言語表達給孫權,他更是毫不掩飾對荊州的極度渴望,對實力的強烈追求,乃至對一統天下的堅定決心……
然而此情此景,又能如何?這浩渺天地間,不論劉家父子,東吳孫權,中原曹氏,乃至西川李嚴,或是江東孫氏分支,以及中原諸般世家大閥,哪個敢言自身未曾懷揣這份雄圖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