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鄧芝話音剛落,江東群臣皆紛紛選擇沉默,並各自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即便是先前與鄧芝辯論不休的張溫,此刻也是默然不語,退至原位,靜待孫權的決斷。
他們並非不願與鄧芝繼續交談,只是深知接下來的話題,已非他們這些人可以插手。直至此刻,他們方才領悟到,鄧芝此次踏足江東,自始至終就沒把他們這些人放在眼裡,其目標只有一個——孫權。
孫權亦在此刻心領神會了鄧芝所提要求背後的深意,但他未曾料到,那位大漢天子殿下的膽識竟如此過人,居然提出了這樣一個大膽的交換條件。
用武陵與宜都兩郡的靈氣沃土,換取一份平等身份的認可——正是結盟之道,需雙方平起平坐,這才是合乎道義的做法。
鄧芝口中的話語固然簡明扼要,但其中蘊含之意卻遠非一句便可道盡。當他提出這一條件時,心中同樣震撼不已,因為這是劉禪在此之前向他透露的要求,希望藉此事以及這一條件,換取武陵與宜都兩郡的迴歸。
最初,劉禪確實想趁機渾水摸魚,強行從孫權手中奪得一二郡地,對於因此可能產生的江東與西川關係緊張並不在意。畢竟如今雖實力尚弱,但他們願意放下顏面,賭孫權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聯手曹氏傾覆西川,倚賴的就是這張無所畏懼的臉皮。
這招數原本乃是江東率先使用,彼時因西川局勢動盪,曹操勢強而孫劉勢弱,江東竟在湘水劃定邊界後,依然毫無顧忌地撤走了全部防守荊州的軍隊,進而大舉進犯合肥,使得駐守荊州的關羽即便有機會找江東報仇雪恨,也無法輕易行動。
多年來,這般不顧臉面的戰術始終是孫家的拿手好戲,直至今日,劉禪也希望效仿一回。他要用無恥之舉謀取利益,然而簡雍等人對此毫不留情地予以痛斥,指出今非昔比,江東不再是當年的荊州,他們也無法複製孫權的手法。
儘管如此,劉禪並未放棄收復荊州的念頭...
荊州地域不僅沃土萬里,更堪稱修真界的兵家必爭寶地,即便不願以荊州為兵鋒所向,其重要性亦無法被忽視。
如若未能奪回荊南的要塞隘口,他面對江東始終難以握有真正優勢,因為除水路進犯江東之外,別無良策能對其構成實質性威脅。
正如當年夷陵之戰所示,宜都郡雖僅轄數縣,然而其間崇山峻嶺,足以抵擋任何大軍的猛烈攻勢,令敵軍前後受困,疲於應對。
攻克宜都之後,仍有武陵等待挑戰,再者武陵之後還有長沙與桂陽等諸多重地。
若非當年江東後方兵馬短缺,曹氏大軍暗中積蓄力量,陸遜必然更為傾向於引劉備深入荊南地帶,憑藉深厚的戰術縱深將其一舉擊潰,而非在夷陵與劉備孤注一擲地生死相搏,誰能確保孫桓當初能否抵擋住馮熙與張南的猛攻呢?
劉禪欲奪取武陵與宜都,其目的並非僅僅是為了暢通荊州之路,更重要的是想收復武陵蠻族之地,並與上庸郡相連,形成穩固的戰略版圖。
簡雍告誡他切勿妄圖趁火打劫,此事不宜輕舉妄動,但卻可藉此機會,利用雍闓遺留下的這一契機,嘗試與其他勢力商議收回宜都之事。
江東即便失掉宜都郡,尚有荊南屏障,足以抵禦實力受損的西川;而西川奪得宜都,則可憑險固守,緩解永安與江州的防禦壓力,此乃雙贏之局,未必不能實現。
然而劉禪並不甘心於此,因為他還握有一個秘密籌碼,只是這個籌碼,他不敢輕易告知劉備——那便是扶持孫權登基為帝!
如今天下三分格局已然定局,無人可以逆轉此勢。然則當今三分天下,僅有兩家帝王並立,此乃天意使然,無人能改。
西川勢力雖小,劉玄德卻是漢獻帝欽封的皇叔,正宗劉氏血脈的繼承者。中原雖無大漢,但西川仍有資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