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大頭皮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順門順路,老太太的身體情況他也熟,檢查一番後對陳員外道:“你要早做準備,老太太這身體是油盡燈枯之勢,我開幾副藥養著吧,儘量讓老人家心緒開懷,飲食上以清淡為主,雖說老人家年紀大了該好吃好喝的孝敬,畢竟虛不受補,大補倒成了大毒,多食粗糧對身體更有好處。”
陳員外點頭稱是,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母親已經七十了,看來離這個坎也近了。他還算心平氣和,母親能有這個壽數,別說方圓百里,就是縣裡的達官貴胄,這個壽數的老人也是屈指可數的,可是了不得的福氣。
陳員外嘴上不說,卻是以此為傲,再三標榜“至誠至孝”者,也不及家裡一位活了七十多年的老高堂啊。有些事,雖說三人成虎說得多了便被人當了真,但是將事實往那兒一擺,卻比說幾百幾千遍更令人信服。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有圖有真相”,孝順與否,確實並不是嘴上說說就能成真的,也不能當成博名聲的手段。陳員外的孝,是發自內心的孝順,根植於骨肉親情。這,也算是陳家的門風了。
,!
老太太纏綿病榻的日子,沒有別的追求,一心盯著阿七要重孫子,她活了七十歲了,還沒有看到陳家的未來,實在死不瞑目,下陰間見了老頭子沒法兒交代。當年娶阿七,不論兒子陳員外瞧上了她哪點,她就是奔著能生養這一點去的。
結果呢,打了一輩子的鷹臨了倒被鷹啄了眼,雷家的姑娘是能生,偏偏這個阿七不在列。盼星星盼月亮盼了這麼多年才只盼來一個丫頭片子,她怎麼能甘心,於是只要看見阿七,就唸叨重孫子,念得阿七煩不勝煩,撈起的尿盆子真想兜頭扣在老太太腦袋上。
恰好,陳花來探病,阿七交待了一番就回了陳員外去了孃家,雷員外已經帶了兩次話讓阿七回去了,一直騰不出空,陳花的到來恰如瞌睡的人撿到個枕頭,為阿七脫了困。阿七這一去前前後後住了近十天,過了雷二的百日才回來。
她前腳進屋,陳花後腳就嚷嚷著要回去了,況且老太太的病也大好了,年關在即,這一回婆婆不知又該如何嘮叨呢。不過看著阿七為她準備的年禮,腰桿子又挺了起來,有個硬實的孃家對女人來說得是多麼的重要啊!
這幾天她替阿七管家,順便管教了一下下人,自然這個家裡被定位為“下人”的,也就小槐孃兒倆了,劉嬸子是看著她們姐弟長大的人,在她心裡跟嗣母是一樣的。
臨走前,陳花拉著阿七說體己話:“阿七啊,姐姐提醒你,那個小槐你可要留意了,眼珠子骨碌碌的是個有心眼兒的,別看她現在乖,安分不了多久的,你可別好心養了一條白眼狼。還有她那個娘,有事沒事就擠兌一下劉嬸子,劉嬸子為人我再清楚不過,小槐娘這是要奪權呢,你得防著點兒,廚房裡最容易出事故了。”
阿七答應著,卻也不以為然,小槐一個孩子,每天就看看小孩乾乾家務,哪來什麼歪門邪道的鬼心思,她要是敢對兩個孩子怎樣,自己只會死的更慘,這點阿七早就強調過,深信小槐不會不識時務鋌而走險,何況還有自己的救命之恩擺在那呢。
至於小槐娘,那婦人吃過苦遭過難,或許有意無意地針對劉嬸子,大概真的想要奪權,不過也是為了爭一席之地有一口飯吃,怕主家棄了她努力表現而已,她有些小心思也略顯小家子氣,卻是無傷大雅,阿七自覺不會看錯人,不予理會。
劉嬸子在陳家已經二十年了,任勞任怨,阿七對她原本也是充滿了敬意的,不過那份敬意在某晚瞧見陳員外進了她的屋,後來又保持正常的頻率進出後,就漸漸淡了,以至於現在陳花提醒了她被排擠的事實,阿七仍然沒有重視。反而淡淡一笑,惡趣味地想,她倆鬥起來,不知公爹陳員外會不會為劉嬸子出頭撐腰。
陳花的忠告還不足以煩到阿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