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究中漢語與外語的關係問題,來談一談我個人的看法。

當前的情況

社會上一般的情況,我已在上面稍有所涉及,我在這裡集中談學術界的情況,特別是北京大學的情況,後者是有些代表性的。

北大是處在社會中的,並非世外桃源。社會上瀰漫著的外國熱——簡短截說,實際上就是英語熱——當然會波及北大;不但波及,而且變本加厲。可是根據我多年仔細地觀察與體會,我終於發現,儘管在這裡英語熱熱得發燙,但是,該學的人中卻有不愛學者,而在學習的人中,學習的方式和目的都令人擔憂。

什麼叫“該學的人”呢?我首先指的是教師,而且不是哪一科的教師,而是所有的教師。到了今天,大家都會承認,所有的國家,所有的學科,都是世界性的、國際性的,哪一科也不能自我封閉,閉關鎖國。如果真想這樣做的話,其無前途完全是可以斷言的。就拿中國國學來說,表面上來看,這是中國的學問,中國學者不通外語,完全能夠玩得轉的。然而,如果不是井蛙觀天而是放眼世界的話,則立刻就能發現,別的國家也在研究我們的“國學”,而且由於研究基礎和傳統的不同,由於研究角度和方式的差異,往往能發我們所未發之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俯拾即得,不承認是不行的。中國古人早就認識到這個真理了,他們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外國漢學家往往喜歡搞一些很小很偏僻的題目,搞一些我們中國國學家所疏忽不注意的題目,搞一些由於語言條件的限制而我們搞不了的課題。這些題目完全可以彌補我們的不足,使我們的國學研究涵蓋面更廣,鑽研得更深。這會大大地有利於我們的國學研究,彰彰在人耳目,不言自明。至於國學以外的其他國際通行的學科,我們更需要隨時瞭解世界各國同行們的研究情況,決不允許閉門造車,其道理更是人人都能明白的,解釋反而會成為贅疣。

能做到這一步,必須通外語。

現在北大流行一種說法:我們的學科要與外國接軌。我認為這個說法提得好,提得鮮明生動,是不易之理,也是我們中國學術界進步的表現。但是,如果想接軌,必須首先知道,軌究竟在什麼地方,否則自己的軌往哪裡去接呢?亂接一氣,驢唇對不上馬嘴,接這樣的軌有什麼用處呢? 。 想看書來

漢語與外語(2)

真想接軌,必須通外語。

事實上,有一些軌就在眼前,比如說到外國去參加國際學術討論會,出席的基本上都是同行的學者,這些就是擺在眼前的軌,要想接立刻就能接上。然而,“眼前有軌接不得,只緣缺乏共同語”。我曾多次參加國外舉辦的國際學術討論會。有時候我國派出去規模相當大的代表團,參加者多為著名的學者,個個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在國內國際廣有名聲。如果請他用中國話作學術報告,必然是廣徵博引,妙語連珠,滔滔如懸河瀉水,語驚四座。然而,我們的漢語,雖然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數居眾語的前列,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能爭取到國際學術通用語的地位,一出國門,寸步難行。沒有哪一個在國外召開的學術會議規定漢語為會上發表論文的通用語,我們只好多帶翻譯。然而有不少會議規定,參加主席團不能帶翻譯,宣讀學術論文不能帶翻譯。於是不會說洋話的代表團長(在國內往往是個官)只好退避三舍,成為後座議員。而有一些很有價值的優秀論文也得不到向國外同行們顯示的機會。

在會議休息時,往往到大客廳裡去喝點咖啡或茶,吃點點心,這正是不同國家的學者們交流感情、增強友誼的好時機。每一位學者手端一杯飲料,這裡聊上幾句,那裡侃上一陣,胡談亂侃中,往往包含著最新的學術訊息。如果有共同的語言,這真是如魚得水,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秀才不出廳,便知天下事”。然而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大約幸福

大約幸福

童舟
遊戲 完結 17萬字
絕世天龍

絕世天龍

焚山煮海
所有人都當他是傻子,是廢物,是個連老婆女兒都守不住的窩囊廢,直到那一天,他提起了刀!...
遊戲 連載 135萬字
強姦女警周凌

強姦女警周凌

淘氣
遊戲 完結 1萬字
太虛魔尊

太虛魔尊

蒂帆
遊戲 完結 50萬字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無邊的寒冷
遊戲 完結 34萬字
縹緲之旅

縹緲之旅

撲火
遊戲 完結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