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寄以厚望。齊王剛入洛陽時,宗室、朝臣紛紛準備牛酒犒勞齊王,司馬乾也在其中。不過老王爺行事異於常人,他沒備牛酒,懷裡揣著一串銅錢,對齊王說:“趙王謀逆反叛,你能興此義舉,你是有功勞的,這一百枚銅錢是給你的褒賞。但是呢,大勢難居,你可要謹慎行事。”
過了幾天,老王爺再次拄著柺杖找到齊王,對他說:“你可別學那個白女兒!”——“白女兒”應該是“柏女兒”的誤寫,司馬乾與景帝司馬師、文帝司馬昭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們的母親就是司馬懿的原配張氏,張氏年老色衰後失寵,司馬懿說她“老物可憎”“老物不足惜”,氣得張氏尋死覓活。那時受寵的是柏夫人,趙王司馬倫就是柏夫人的兒子。司馬乾母子忌恨趙王母子,因此稱趙王為“柏女之兒”以示疏離與輕蔑——司馬乾專程跑來,目的就是告誡齊王低調收斂,別學趙王玩火自焚。可是後來齊王還是令人失望的身敗名裂,死了,司馬乾哭得最傷心,他說:“宗室日衰,唯此兒最可,而復害之,從今殆矣!”
對於齊王最後的失敗,《晉書》老調重彈,歸結為個人道德不好,說他“驕恣無禮”,說他“臨禍忘憂,逞心縱慾”,彷彿齊王只要提高道德修養,溫良恭儉讓,一切疑難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這當然是痴人臆語,晉朝的政治早就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元康年間硝煙未起,賈、張、裴等人上下同心,也不過是勉力維持,減緩頹勢而已,更何況如今天下鼙鼓頻傳、人心離散?司馬懿再生只怕也是有心無力,齊王註定很難有所作為。
當家不易,柴米油鹽事事關心,雜碎煩瑣卻又性命攸關,當國更是如此。齊王遇到的困難都不是憑著一腔熱血,或者略使小詐就能夠解決的,比如當下急需解決的一個難題,洛陽沒有糧食了。
洛陽本地的產糧能力十分有限,這裡是京畿重地,寸土寸金,早已被王公貴戚瓜分乾淨。洛陽有京師庾倉,但這是國家倉廩,其積儲來自全國各地。
晉代向洛陽輸送糧食的產糧重地主要是淮南、淮北兩地的軍屯,還有豫州許昌的屯田。除此之外,關中、蜀中原本也是產糧重地,但兩地是多戰之地,之前有魏、蜀兩國重兵對峙,之後又是叛亂迭起,糧食都在當地消耗;到元康年間情況更糟糕,兵禍與天災使關中變成人間地獄,蜀中發生了叛亂,不僅難以自給自足,還要求朝廷從別處調撥。
所以洛陽只能從豫、揚兩州取得糧餉。但是趙王篡位之後,洛陽被包圍成孤城,豫州、揚州紛紛起兵,運糧的漕運被切斷,雙方交戰兩個月期間,整個洛陽都在消耗庾倉的存糧。
趙王覆滅,三王帶來幾十萬軍隊,洛陽的人口一下子翻了一倍,而且這新增的幾十萬人都是吃糧餉的青壯士兵。三王在朝中角逐,軍隊久屯不散,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結果:洛陽的糧食被吃光了。
齊王是王子出生,想必此前從來沒有為吃飯的事情操心過,現在一下子必須解決幾十萬人的吃飯問題。怎麼辦呢?齊王找到當時的度支尚書想辦法。度支尚書相當於現代的財政部長,掌管全國物資的收支,他轄下專管倉庫的尚書倉部有一個叫陳敏的倉部令史,提議說:“南方米穀皆積數十年,時將欲腐敗,而不漕運以濟中州,非所以救患周急也。”
這是一個好主意,朝廷馬上任命陳敏為合肥度支,去恢復漕運,不久之後陳敏又改任廣陵度支,將江南糧倉裡積儲了幾十年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往洛陽。
陳敏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但他並沒有以功臣的身份留名青史。古代漕運有專門護運的軍隊,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這部分軍隊被稱為漕運兵。江南水道縱橫交錯,為了快速打通最便捷的水道,朝廷讓陳敏統領大量漕運兵,六年之後,陳敏憑藉手中的兵權發動叛亂,試圖割據江南。
當然,他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