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阿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品仙率部入駐壽縣,按照戰時條例,他在壽縣地區的職務最高。
雖然是外鄉人,但如此手握重兵的人物,本地人還是懼怕的。何況現在舉國上下抗日沸騰,誰敢逆潮流而動?那不是找死嗎?
唐明友想巴結李品仙,保住自己的烏紗帽,是從那天在萬福樓給李品仙的接風洗塵的宴會上萌發的。
那天,除了李品仙、何宣等及第十一集團軍的一些部隊主官外,還有中央軍的駐軍主帥,自己的大舅哥史保國上校等。
史保國因為上次剿匪有功一一成功剿滅“一隻虎”(實際是逼走),順利收編“快槍楊彪”(實際是楊彪的囊中計),晉升為上校。
李品仙沒來,他的大舅哥是壽縣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然而李品仙一來,史保國的職銜就黯然失色了。
因為一個是上將,一個是上校,這差的就老鼻子遠了。上將手下將軍不少,校官更是如雲了。
李品仙也沒把史保國放在眼裡,僅是因為他是中央軍在壽縣的駐軍將領才略略點了點頭。
看官似乎有些不理解,同是國民革命軍,同屬第五戰區,為什麼還分桂軍和中央軍呢?
熟悉民國曆史的人卻都知道,蔣介石雖然是國民革命軍的統帥,可他的軍隊卻派系林立,他自己就是最大一派的頭子。而且,蔣介石熱衷於搞派系鬥爭,時刻想坐收漁翁之利。
比方說剛剛過去不久的“西安事變”,就是蔣介石玩弄派系鬥爭的結果。
蔣介石解決了兩廣事變之後,終於騰出了手可以對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了。
老蔣這一次那是信心滿滿,躊躇滿志,他親自到了西安,指揮張學良和楊虎城,對紅軍發起致命的攻擊。
然而這次圍剿紅軍,蔣介石還是帶著私心:無論是東北軍、陝軍還是工農紅軍,蔣介石要透過這次圍剿把這三家來個一勺燴,最好的結果就是紅軍被剿滅,東北軍和陝軍都被打垮,中央軍坐收漁翁之利。
可是張學良和楊虎城都不是傻子,老蔣的小算盤他們心裡最清楚了。不過這一次,老蔣是把張學良和楊虎城給逼到牆角了。
俗話說“狗急了還會跳牆”,何況張學良和楊虎城手握重兵呢?於是張揚聯手,就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一爆發全國都亂了。不過好在西安事變,在中國共產黨的全力推動下,最後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了,蔣介石也放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宣佈一致抗日。
雖然這一回,蔣介石剿滅紅軍的計劃又成了泡影,但是這一次老蔣還不是一無所獲。
張學良實在是太年輕,他過高的估計了蔣介石的人品,最後被老蔣給算計了。
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世界裡,你不算計別人,別人可能就會算計你,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一蔣介石把張學良給軟禁了。
從此以後,中國的歷史就沒張學良什麼事了,他徹底的成了一個看客。
從這方面來說,張學良是沒有繼承他父親的一點基因,敗家能敗家到他這個程度,那也是人間極品。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只用了6年時間,就把其父打下的家底賠了個精光,東北沒有了,東北軍也沒有了。
蔣介石就是趁這個機會,瓦解了東北軍和陝軍,這些部隊都被中央給收編了,搖身一變而成了他的中央軍了。就這樣,東北軍和陝軍也徹底的離開了中國的歷史舞臺。
抗戰開始了,這是一個極好的契機,全國各派系統一在抗日的大旗下,形成一股浩浩蕩蕩的洪流。相信在這股洪流的衝擊下,他個小日本也蹦噠不了幾個回合了。
可惜悲哀的是,就在這場偉大的民族戰爭中,也還是有不少不和諧的音符,使轟轟烈烈之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