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阿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38年的某天,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坐著小火輪,沿淮河順水而下,在正陽關碼頭泊船靠岸。
正是春寒料峭的早春,淮河兩岸皆是光禿禿的山野,一群群的老鴰繞林盤旋,行動詭秘、乖戾……
唐明友、陳布林,還有商會會長馬步聲站在正陽關西的碼頭上恭候,已有多時了。
就見精瘦精瘦的李品仙,還有微胖的參謀長何宣走出船艙,透過伸向碼頭的跳板,慢慢走上碼頭的埠頭。
他們的身後,是一大群隨從。此時有一個年青人快步走向唐明友他們。
“請問你們是……”年青人問道。
正陽西關的碼頭只停泊商船,而不停泊客輪,所以碼頭上只見搬運工人,而見不到旅客的身影。因此,不管是走上埠岸的李品仙、何宣及隨從,還是恭候在碼頭的唐明友、陳布林和馬步聲,都非常醒目。
看到緩緩走來的李品仙和何宣,唐明友等人自動組成一個歡迎行列。
見年青人詢問,唐明友答道:
“在下壽縣縣長唐明友,率屬下恭迎李總司令。”
年青人聞罷,“卡”地一個轉身,朝李品仙等人跑去。
“報告總司令,壽縣縣長唐明友偕同屬下恭迎總司令。”年青人又是“卡”地一下立正報告。
“唔!”李品仙在鼻子裡“唔”了一聲,繼續住前走。
“李總司令好!李總司令辛苦了!”唐明友趨步向前,來到李品仙面前,將腰彎至九十度,恭敬地問候。
“哦,唐縣長辛苦。”李品仙像是禮節性地伸出手與唐明友握,隨後把手一擺,介紹了緊隨其後的參謀長何宣:
“這是集團軍參謀長何宣將軍。”
“何參謀長辛苦!”唐明友照樣恭敬地問候。
何宣熱情些,他伸出手握著唐明友的手說:“唐縣長,今後多有打擾,請多多關照!”
“榮幸之至!榮幸之至!”唐明友趕緊說。
唐明友也向李品仙和何宣介紹了陳布林和馬步聲。
“這位是敝縣警察署長陳布林。”
“這位是商會會長馬步聲。”
李品仙和何宣與陳布林、馬步聲一一握手。
唐明友欲直接將李、何二人接至壽縣萬福樓,為他們接風洗塵。
李品仙喚那年青人:“餘慶生,你隨唐縣長去,準備好後,再來接我們。”
那個叫餘慶生的年青人趕緊立正回答:“是!總司令。”
何參謀長解釋:“唐縣長,請先行一步,總座還有軍務要處理。”
“願聽鈞命!”唐明友見狀,恭敬回答,然後就和陳布林、馬步生與餘慶生先行往壽縣趕。他們將在壽縣萬福樓為李品仙準備接風洗塵的酒宴。
第十一集團軍轄第七、第三十一軍和第四十八軍三個軍共六個師的兵力,是桂系的主力部隊。當時駐紮在壽縣的除總司令部外,還有第171師。
李品仙(1890年4月22日-1987年3月23日),字鶴齡,廣西蒼梧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保定軍校畢業,在老同學唐生智手下從排長升到軍長,唐生智兵敗瓦解後投靠桂系,靠著和白崇禧的同學關係穩步上升。
抗戰時期出任11集團軍司令,在黃紹竑出走,廖磊病死後,他在桂系中的排名僅在李宗仁、白崇禧之後。
李品仙治軍比較有方,尤其是抗戰時期的188及189模範師,即為他一手培植。
李品仙曾任第十戰區司令,Ah省政府主席,去臺灣後任鄰長(即街道主任),1987年去世,享年98歲。
作為一位戰區司令,他在指揮與日作戰中還是功不可沒。
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