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第2/2頁)
[韓]具滋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國經濟的開放潮流也不外是這種世界經濟潮流的體現。
其二是世界經濟從生產分工制轉向技術分工體制。工資水平,當時是現在仍然是一個企業確保競爭力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但隨著轉向技術分工體制,它的重要性愈來愈不如以前了。
過去我們認為,一旦國內的工資水平提高了,必須把生產裝置轉移到東南亞等低工資地區。在這一點上美國和日本也一樣,這樣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具體分析起來,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過去那種從低工資中取得成果的比重愈來愈小了。
產業的核心第二產業,即製造業的競爭力,過去決定於能否大量生產供應低價產品,然而如今在顧客的需求愈來愈多的情況下,其競爭力決定能否把產品的供應同技術、市場、流通、服務等因素密切地聯絡起來。當然,這時的技術必須是有效地反應顧客需求的技術,而不是供應者自作主張的技術。
這種變化意味著競爭形式從價格競爭時代轉化為價值競爭時代,競爭原理起了截然不同的變化。總之,有許多過去被稱為第二產業的製造業,已轉向「第三產業」了。
那麼,製造業佔整個集團公司銷售額80的樂喜金星,該怎麼辦呢?我覺得當務之急不是「新上馬高新技術產業」的問題,而應該是「採取什麼樣的方案,才能進一步發展已有的製造業,繼續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問題。
製造業是第三產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