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落驚飛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遜色於現在的很多實體商家罵網際網路企業的。
於是分佈在各地的採油廠、煉油廠和石油經銷商是同仇敵愾、奮起反抗,堅決不給他們這個聯盟提供原油。
歷經了三個月的“石油大戰”,聯盟終於還是屈服了,宣佈:
運費對所有公司一律平等,不再有公司享有特權。
但其實洛克菲勒早已算到這一步,甚至已經開始為之佈局。
當時“石油大戰”剛開始的時候,洛克菲勒就斷定,以這些小油廠的實力,不給我們提供原油,無異於殺敵八百自損一千,我們雖然沒有了原油,但你們是徹底沒了收入。
所以,“石油大戰”雖然是小油廠獲勝,但他們都面臨著資金週轉的嚴峻難題,而洛克菲勒早已經約見了產油地的各大銀行總裁:
洛克菲勒將煉油廠的股份送了一部分給各大銀行,並約定:銀行不可以給當地中小油廠提供貸款。
於是,中小油企受到了沉重打擊,不是接連關閉,就是被標準石油一口吞下,僅兩年後,當地就只剩下26家煉油廠,而洛克菲勒掌控了21家。
拿下克利夫蘭之後,標準石油將手伸向了整個國家的煉油廠。
但這一次洛克菲勒更是絕中絕,既然同行將自己看作是死敵,那麼如果有一個人帶頭起義,這些中小煉油廠商,必然響應號召,但如果這個帶頭起義的是自己人呢?
於是洛克菲勒拉攏了當時“石油大戰”的領軍人物,給他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讓子公司遊說其他地區煉油廠商。
結果反抗的煉油廠商都被一網打盡,洛克菲勒一口吞下了美國近80的煉油業,和90的油管生意。
1872年,約翰·洛克菲勒吞併了俄亥俄地區的20多家煉油廠,控制了俄亥俄州90的石油業務,同時,還掌控了該州的主要輸油管道以及賓夕法尼亞州的全部油車。
同時,他又接管了新澤西州鐵路公司的終點設施。
1879年底,標準公司已控制了90的全美煉油業。
到了1880年,全美生產出的石油,95都是由標準石油公司提煉的。
自美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完全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1880年,約翰·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煉的油佔全美的95,還控制了美國的一些主要鐵路幹線。
19世紀80年代,洛克菲勒向西歐和中國擴大海外市場,美國的工藝已使標準公司的產品優於歐洲人的產品,因而標準公司贏得了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煤油市場。
在中國,標準公司為自己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市場。
他分送掉幾百萬盞廉價的油燈,以使中國人購買和點燃標準公司的煤油,人們稱之為“點燃亞洲光明之燈“,就這樣,標準公司一步一步地把石油市場從歐洲擴充套件到亞洲,進而擴充套件到全世界。
正是此時,洛克菲勒的律師多德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
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論指導下,洛克菲勒合併了40多家廠商,壟斷了全國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
1886年,標準石油公司又建立了天然氣托拉斯。
標準石油公司最後定名為美孚石油公司。托拉斯則迅速在全美各地、各行業蔓延開來,在很短時間內,這種壟斷組織形式就佔了美國經濟的90。
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國曆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壟斷時代。
但壟斷對社會不是個好事,尤其是在石油這個資源上。
如果石油的價格沒有了制約與競爭,那麼人們勞動價值、出行成本、研發速度都會因此受影響,所以就算是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可能容忍這種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