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過渡 (第2/2頁)
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窗們一起晨跑,做五禽戲,上課,山上田裡地忙活
追過一次肥的二季稻收成還不錯,有原生稻的三成產量。這可真的把杜老漢樂得笑彎了眼
這杜家高產水稻的風聲就這麼悄然傳開,縣上,乃至隔壁綿州府,甚至成都府都有人知道
只是三人成虎,傳得產量頗誇張
縣令也聽說了此事,親來杜家拜訪了杜老爺子
好在杜沅早有安排,和家裡人都嚴明過厲害,把這功勞都推給了祖父,她一個不到十歲的女兒家,傳出種植出這樣高產水稻的名頭,怕是以後就別想清淨了
當然,她給家裡人說的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況且,這水稻本就是祖父在照料,她只是輔助罷了
何縣令頗恭敬地討問了這水稻種植,和杜老爺子聊了半個時辰才心滿意足地走了
他來年的政績,可想而知地好看吶
後年磨堪,回京有望啊!
這頭的杜辰也籌備了三思齋,因著7月裡的甘蔗節,書院多了近百的報名生員,杜辰和秦夫子商量後,決定選擇一部分合適的學生,再開一個班
這不,10月初,這個50人的三思齋就悄然開課了
夫子們忙著授課教書,杜沅則忙活著孵蛋,她的蚯蚓養殖要實現商業閉環,人工孵化就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現代的那套,這會兒的實際條件不支援呀
總不能把蛋放被窩兒裡?多蓋些被子?害,真是六七歲小孩兒?鬧呢?
苦思冥想之際,在外行商半年多的許老闆終於回來了
他給杜沅帶來了不少好訊息,兩人碰頭後,他就眉飛色舞地講起了這一路見聞,他如今可是東京城內也有兩三家酒樓,七八間鋪子的人,算是順利打進了首都,排上了號的商戶了
又不負所托地給杜沅找了好些果蔬種子,有萵筍,黃瓜,波稜菜——菠菜等等,又帶了掌握著活字印刷的畢家人回來,他可是查問過,這畢家人造出了活字印刷,他聽手下掌櫃細細說過之後,大喜!有了這門技藝,他許家書局何愁做不到馳名天下啊!
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他如今對杜家更是恭敬,他數次慶幸自己當日決斷,搭上了杜家這艘船,博得了今日這樣一番地位
杜沅謝了他後,約了時間去作坊瞧瞧這活字印刷,就去地裡看自己剛種下的藍草了
那日在錦孃家染坊看了傳統染布技藝,想起來扎染,想起來板藍根,當即去找了秦夫子,打問到藥商,尋摸到了這些藍草種子,種了月餘,這會兒天逐漸冷起來了,得小心看顧著
她這些時日,除了像螞蟻搬家似的,一點點往家裡搬著嬰兒學步車,小孩兒的玩具木偶人,風車撥浪鼓這些,就是在漚肥養草
直讓鄭氏說過幾回,家裡小娘子成泥娃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