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尼米茲採取謹慎的方法對待哈爾西的問題,他不去公開批評哈爾西,也不許留下任何可能使這件事公諸於世的記錄。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戰況分析組組長拉爾夫&iddot;帕克海軍上校,在總部的正式作戰報告中嚴厲批評哈爾西,尼米茲閱後拒絕在報告上簽字。他把報告退給帕克,並在附去的一張紙條上寫道:&ot;帕克,你打算幹什麼,這樣寫會不會在海軍中引起又一場爭論呢?你把調子降低,再修改一下。&ot;
1945年1月,哈爾西當面向金將軍匯報。他講的第一句話是:&ot;我在那次戰鬥中犯了錯誤。&ot;
金拉著他的手說:&ot;不要再說了,你的事已經過去了。&ot;
連續進行的菲律賓海戰和雷伊泰灣戰鬥具有很類似的戰術特點,這在戰爭史上是很少見的,也很少有那麼多指揮官對戰鬥持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很久以後哈爾西曾傷感地說,如果菲律賓海戰是他指揮,雷伊泰灣戰鬥是斯普魯恩斯指揮,那就可能會好些。
歷史學家給哈爾西以客觀的評價,他們認為,由於哈爾西的建議;已經使進攻菲律賓的時間提前了,他對加快戰爭進展作出了貢獻,戰術上的小失誤比起戰略上的遠見卓識是不值一提的。
第二十章 最後一役
硫黃島損兵折將,沖繩島攻克頑強;
殊死拼殺出戰果,決定勝負是海軍。
太陽西沉,如血的晚霞倒映在激戰後的雷伊泰灣海面上。
戰爭使許多勇敢和怯懦的人共同走向了死亡,也使那些巍巍巨艦沉入濤濤血海。美日雙方付出的犧牲換來了截然相反的結果:一方排山倒海,另一方一敗塗地。美軍正大舉向菲律賓諸島推進,並有可能進而奪取日本本土的島嶼基地。
在尼米茲司令部裡,那幅太平洋海圖上,進攻日本本土的指示箭頭正從硫黃島上劃過。只是由於氣候惡劣等原因,尼米茲才不得不將進攻硫黃島的日期由1945年1月20日推遲到2月19日,進攻沖繩島則由3月1日推遲到4月1日。
陸軍計劃在沖繩島作戰結束後,於秋天發動對九州的進攻。尼米茲認為,對日本本土的進攻肯定會有大量傷亡,而實際上也無此必要。他確信,只要實施封鎖和轟炸,即可擊敗日本。
日本本土已面臨危機,日軍的夢想正迅速破滅。在馬尼拉附近的馬巴卡拉卡特機場,偷襲珍珠港的具體策劃者之一,日軍將領大西隴次郎站在24名年輕飛行員面俞說:&ot;拯救我國於危亡,已非各大臣、總參謀長以及我這樣的低階司令官之所能。唯有你們這些精神煥發的年輕人能負此重任。因此,我以千百萬同胞的名義,要求你們作出犧牲。祈禱你們成功。&ot;
於是,&ot;神風&ot;敢死隊行動開始了。日本人認為,戰爭即將失敗,具有犧牲精神的自殺性行動是他們獲得生存的唯一希望。
&ot;神風&ot;的典故源於公元13世紀末,元世祖忽必烈兩次率艦攻打九州,皆因遭遇強颱風而船毀人亡,大敗而歸。日本人便稱這種強颱風為&ot;神風&ot;。奄奄一息的日軍已在乞求天助神情了。所謂&ot;神風特攻&ot;是由人駕駛的可以追蹤目標進行攻擊的&ot;炸彈&ot;飛機,日機一旦發現美艦,就連人帶機撞下去,使之發生劇烈爆炸。
&ot;神風&ot;敢死隊透過這種孤注一擲的方式對美艦隊發動襲擊,使美艦遭到了嚴重創傷,但卻也無法挽救他們失敗的命運。美軍對日本本土實施大規模轟擊的時刻即將到來,盟軍在歐洲、在太平洋也已臨近最後的勝利。
這時,英國艦隊已在駛往太平洋途中。12月10日,英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布魯斯&iddot;弗雷澤爵士在澳大利亞的雪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