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FiyHq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省即墨市田橫鎮的周戈莊,有一個上網節,相傳始於明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較完整地儲存了傳統的祭海習俗,已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祭海儀式。周戈莊是即墨市田橫鎮最大的一個漁村,村東栲栳灣是一個自然港灣,可停泊中小型漁船數百隻。全村近900戶,2800餘人,主要從事漁業捕撈和近海養殖業。過去周戈莊春季祭海原來沒有固定日期,一般是在春節後穀雨到清明期間,選擇一個黃道吉日(當地稱“成日”)舉行。由於此時各家新的一年漁業生產的準備工作(修補添置漁具,檢修船隻等)基本就緒,祭海這一天要把網具抬到船上,祭海的第二天就要出海,因此,祭海也被稱作“上網日”。祭海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選三牲(豬、雞、魚)、蒸麵饃、寫太平文疏、寫對聯、購置有關祭海待客用品、裝飾龍王廟、扎松柏門、搭戲臺等。祭海過程主要由列船、擺功、祭、奠、唱戲、聚餐等內容構成。
在山東省乳山市海陽所鎮南夼碼頭上,人們敲起鑼鼓、扭起秧歌,舉行祭海活動,為安全與豐收祈福,希望風調雨順,魚蝦滿倉。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這一古老的祭海活動被注入嶄新的時代內涵,祭海不再是一種單一的祭典活動,而以一種民俗文化的形式得到傳承。漁民們把傳統民俗與現代環保理念融合在一起,不再敬獻三牲,而是用表演民俗節目、插彩旗、放魚苗等新方式祭海,既節約又環保。
這些祭海習俗不僅體現了漁民對海洋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現代社會中仍然保留著,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