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仍依戀于山水園田,尊循“為紹祖德,絕意仕進”“以讀書為至樂,謹守‘孝弟力田’之家訓。”
該家族淡泊名利,還表現在改村名上。該村原為王家的佃戶村,並無寇姓,樂太君來後,以“寇”字不雅,遂改名為“叩官莊”,後因三個兒子愛山水不愛做官,即簡稱為“叩村”。又因“官”字音相近於“古”字,鄉人俗稱“叩古莊”。這裡三面溪水環繞,又靠山近海,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其後裔在該村延續至今。
據譜中考,從碧園為叩官王氏祖居,建立於清乾隆末年,約在公元1795年前後,位於叩官村西側,北嶺下,約數十畝,外形方正,四周有圍牆,東西各有一門。東門外為叩官村,為王家佃農集聚地,有東西村路一條,為村民通道,南北村路一條,為縣中大道,道兩邊有店舖多家。初有數十戶村民。西門外為慄行,屬王氏家族所有。園內路北居中建有紹德堂,由大門至正堂需進三道門。正堂門前有月臺,臺下為堂階,兩側為廂房,中間為庭院,對月臺有屏門,屏後有通往前院、大門的過道,過前院,出二門,經另院,可出大門。路南遍植花草樹木,建有亭臺池沼等,四周長有茂密的桑、榆松、竹,從碧園由此而名。紹德堂對面是花園,其東西為書室,藏書萬餘冊,均蓋有“從碧園藏書”印記,看出該家族為書香門第。聞德堂分家後,又平園中池沼,在紹德堂對面建衣德堂,後又於花亭北公建東西二祠堂,將書移於聞德堂,將花亭改為享堂。紹德堂三傳後,再於家祠北建修德堂,自此,從碧園便成為叩官王氏家祠專稱。
從碧園歷經清乾隆年間後多代,直到上世紀30年代日軍入侵後,逐步遭到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叩官王氏家族多外遷它地,山東保安二師張步雲部(投降日軍)進駐叩官,將聞德堂設為師部,紹德堂為家眷住所,將祠堂主樓和祠內珍貴物品焚燒,將樹木花草剔除,在東西兩邊各建炮臺一座,變為家祠的從碧園成為他們訓練幹部的場所!此後又經土改複查,在“左”的錯誤路線指導下,亂打亂殺,“掃地出門”,多數族人遷徙臺灣,也有部分遷外村,留居本村族人已寥寥無幾。正如譜中所記:“不止散佈邑之四境,且多僑居國外者,即以來臺定居者言,除叩(官)村三支後人之一部外,其他鄉村,及始終居於相州之族家,來臺者,也不少”。原來富麗堂皇的從碧園,至今也只剩五間祠堂和一株玉蘭樹!祠堂前幾年快要倒塌,近來已經縣文化部門撥款修復。
王八北林和僧王廟
叩官王氏家族崇尚儒家文化,力求忠孝節義,以‘孝’為先。突出表現在建林與修廟上,即曾建有一座規模較大的林地——北林和聞名遐邇的僧王廟。
北林,位於叩官村北嶺東坡下,是叩官王氏祖塋地,由相州南遷叩官村的十一世祖妣樂太君及十二世之三祖考妣之墓,位居於中,三支後人之墓,圍繞四周。林中大墓,都有供案、墓碑等,讓後人不忘祖德。有溪水自東北來,環林而流向村東。林中植有柞樹。四周為莊稼,環境優美。據說因該林地風水好,連過去常年看林戶也沾了光,其後代多有出息。後該林同其它所有林塋一樣被平,但後人照常前往祭祖,在外後人對回鄉祭祖更加器重。
僧王廟,位於叩官村北,村人俗稱北廟,為叩官王氏所修建。此廟共3間,供奉的是清朝晚期名將僧格林沁(今屬內蒙古人,蒙古族),道光五年(1825年)襲科爾沁郡王爵,歷任御前大臣、都統等職。該將平素愛護百姓、善待士卒,深得軍民愛戴。清咸豐九年(1859年),督辦大沽口和京東防務,痛擊英法聯軍,重傷英軍海軍司令員何伯(賀布)。成為鴉片戰爭以來清軍抗擊外來侵略中打的第一次勝仗。同治四年,在魯南追擊戰中遭到不幸。清政府以親王規格為僧格林沁舉行了葬禮,叩官王氏族人也因其仁人愛物,忠於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