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2/5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全面的攻勢,沿著伊洛瓦底江從東西兩線發動了猛攻,東線有中**隊防守,而西線是英軍在負責。按說仁安羌處於英軍防區,但是他們也沒有能力救援自己的部隊,而讓中**隊度過大江來飛渡救援也有些難為人。
唯一能有可能救援的部隊就只有曼德勒的孫立人師了。
而英國人也看出了這一點,他們就是給孫立人打了電話。
孫立人考慮後,認為應該也有能力救援英軍,於是派了一個團前往救援。這個團人數不到一千人,但是英國人不知道,他們反覆催促孫立人儘快行動。孫立人表示六個小時內一定解救他們,他親自指揮戰鬥,摸清了地形後,凌晨發起了總攻。經過激戰打穿了日軍的防禦,將英軍解救出來,但是天亮了日軍反攻了,孫立人又給英軍斷後。最終成功營救七千英軍,事後英軍得知解救他們的中**隊只有一千人的時候,十分的吃驚,這次戰役也被稱作仁安羌大捷,是遠征軍入緬作戰中的第一次大捷。
大捷在國內國際上被傳為神話,就連英國人也在拼命宣傳,沒辦法啊,他們七千人還要別人一千人救援,不把這一千人說的傳奇點,就顯得他們太無能了。就好像他們後來拼命的捧隆美爾一樣,是為了掩蓋他們的無能。
同古也好,仁安羌也罷,中國人沒有打輸掉氣勢。
但是改變不了緬甸的命運,因為這裡本來就是一塊被放棄的土地。
仁安羌大捷後不久,中美英三方指揮官,更準確的說是史迪威這個光桿司令和其他兩隻部隊發生了衝突。仁安羌的戰果是不錯的,英軍順利撤退了,中**隊揚名了,但是請注意,他們不是把日本人打跑了,是自己撤退了。也就是說,仁安羌還是被日軍佔領了,這意味著日軍又向西前進了一步。
而此時東線的中**隊該如何?
英軍要撤往印度,史迪威命令中**隊往西撤往喬克巴當掩護英軍撤退,但是杜聿明卻希望北上防禦滇緬公路要地棠吉,為中**隊保留後路。史迪威和杜聿明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但是任務還是下達了。
但是任務歸任務,當史迪威走出帳篷的時候才發現,中**隊的大炮已經裝上了卡車,準備往北轉移了。他很生氣的問軍官為什麼要走,軍官告訴他,這些炮就是中**隊的架子,有這些炮在部隊就在,炮沒了部隊也就沒了。中國人缺人不缺武器,史迪威頓時頭大如鬥,此時物資根本運不進來,中國人根本不依賴他,也就不願意理他了。
史迪威鬱悶了,當夜給羅斯福去電,表示了對緬甸的悲觀態度。他告訴羅斯福,英國人早就已經把緬甸勾銷了,指望中國人為了英國人的利益在這裡跟日本人拼死作戰也是不現實的。史迪威認為總統給他的任務,拉住中國人跟日本作戰的任務他失敗了。
比中**隊更狠,給史迪威打擊更大的是英軍,正面防禦的英軍在沒有通知中**隊的情況下,自行撤出了曼德勒,拒絕繼續進行曼德勒會戰了,而且要炸燬曼德勒大橋,防止日軍追擊。英軍的行動,讓中**隊對防守曼德勒也徹底失去了信心,尤其是英軍一而再的自行行動,傷透了中**隊脆弱的心,他們終於明白英國人從來沒把他們當做友軍過。蔣價石也急了,英國人太不地道了,他們撤退到印度,這樣一來豈不是把東線的中**隊放到了日軍的包圍中嗎。蔣價石立即調整作戰方案,命令遠征軍的防禦作戰重點放到北方的蠟戌,目的只是保證日軍不能從緬甸攻擊中國西南腹地而已。
跟中英聯軍的指揮混亂對比強烈的是,日軍的執行力十分給力,他們作戰統一眾志成城鬥志昂揚士氣旺盛,就在中**隊打算撤往蠟戌防守之時,一個重要的訊息傳來,蠟戌以北出現了日軍的56師團主力,並且搶在了中**隊之前搶佔了蠟戌。日軍竟然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完成了一次大膽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