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胡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傳說中的巨闕相提並論,但足以輕鬆穿透薄銅皮鍋,劃破裝滿粗鐵砂的竹筒。這樣的成就,已經足以讓我們感到自豪了。”蘇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自豪,隨後將話題引回正軌。
蘇軾接著說道:“‘珠稱夜光’,這講的是隋侯之珠的傳奇。相傳隋侯出行時,偶遇一條受傷斷成兩截的大蛇,他心生憐憫,命人以藥救治,大蛇得以康復,離去前留下一顆明珠以表謝意。
這顆明珠直徑超過一寸,潔白無瑕,夜間能發出如月光般柔和而明亮的光芒,足以照亮整個房間,因此得名‘隋侯珠’,亦稱‘靈蛇珠’或‘明月珠’。這段記載出自《搜神記》,與和氏璧一同被譽為春秋二寶,它們的故事,成為了後世無數諸侯爭奪的焦點。”
孩子們聽得如痴如醉,彷彿穿越時空,親眼見證了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而蘇軾與蘇油,則以他們獨特的方式,將這些故事編織成一幅幅生動的畫卷,讓知識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在那悠遠的歷史長河中,楚國的輝煌最終如潮水般匯聚,將和氏璧攬入懷中,彷彿是大自然最瑰麗的饋贈,靜靜躺在王宮的深處,閃爍著智慧與權力的微光。
待到秦始皇的鐵騎踏遍六國,一統天下,這塊見證了無數風雨變遷的寶玉,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它被雕琢成國璽,其上鐫刻的不僅是文字,更是始皇帝睥睨天下的雄心壯志。
歲月流轉,故事如絲般纏繞,穿越了漢唐的煙雲,一直綿延至烽火連天的三國時代,而和氏璧的傳說,也成為了後世傳頌不息的佳話。
至於那傳說中的隋珠,卻如同曇花一現,絢爛之後歸於沉寂,再無半點音訊,只留下後人無盡的遐想。或許,它已化作黃土下的一抹幽光,陪伴著某位帝王長眠於地底,成為了永恆的秘密。
然而,在夜空的另一端,夜明之珠的傳說並未就此斷絕。張衡在《西京賦》中以詩意的筆觸,提及了另一顆能與隋珠媲美的寶石——懸黎,它同樣能在黑夜中綻放光芒,如同星辰落入凡間,點亮了人們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嚮往。
:()二十一世紀的宋朝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