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第1/3頁)
張大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直升機裡一定有人,不去救他們出來嗎?&rdo;孫小六雙腳杵著,動也不動。
&ldo;待會兒自有一麻袋的人會來救他們的,此處沒咱們的事兒。&rdo;&ldo;面具爺爺&rdo;似乎著了急,抬手抓抓臉,又忽地發覺臉是給藏在一頂面具底下的樣子而停了手,低下聲自言自語起來:&ldo;怎麼這麼說呢?李綬武啊李綬武!你活了偌大年紀,經歷過多少顛沛流離,到了這緊要關頭,器度膽量竟還不如這麼個孩巴芽子。唉!罷罷罷!‐‐小六,還是你說得對,那直升機裡一定有人,咱們不能見死不救。&rdo;說罷一甩雙臂脫去罩身長袍‐‐裡頭居然是一套連身的緊束棉衣褲,大約是穿的年代久了,說不上來是白的、灰的還是黃的。孫小六從沒見識過那樣的衣靠,一時之間還以為是bvd長筒內衣褲,正尋思這&ldo;面具爺爺&rdo;為什麼要脫衣服,猛可見他一個旱地拔蔥,躥入半空幾達十餘尺高,空中卻不稍停佇,使的竟是孫小六的姊姊小五會使的一種凌空翦腿的身法,一逕往直升機落地之處飄了過去。未待孫小六交睫眨眼,&ldo;面具爺爺&rdo;已然趴伏在那碩大的鯉魚一般的前半截機身之旁,躡手躡腳像是怕叫機身之中的乘客給認出來的模樣。就這麼前後尋了兩趟,才向機身底側的另一邊踅繞過去,沖飛而起,順勢扭開向著天空那一側的機門把手,再絞著一雙像是由一具馬達操控的腿子,沿原路飄了回來。這一去一返只不過是彈指間事,非徒令孫小六印象深刻而銘記不忘,恐怕也讓當時機身之中唯一瞥見這過程的副駕駛大感駭異‐‐難怪在那篇文字感性溫柔的女記者的追問之中,眾人一致懷疑副駕駛因撞及頭部而出現了暫時性的幻覺。不消說,那&ldo;白色的老虎&rdo;正是脫去外袍、頭戴鬼臉的&ldo;面具爺爺&rdo;。他是前前後後幾位爺爺之中唯一不小心讓孫小六獲知名字的人,不過,由於孫小六在二十二歲以前的語文程度太差之故,他自然不會知道&ldo;李綬武啊李綬武&rdo;是哪幾個字,他在龍潭徐老三的老宅子裡跟我描述這整個過程的時候也疑則傳疑地表示,他聽到的字是他不認得的字,也許是&ldo;你瘦五啊你瘦五&rdo;罷?
孫小六這個版本可以一直說下去:從&ldo;面具爺爺&rdo;從外面開啟已經變形的機門門柄,到幾十百名在附近做法會,卻臨時前來救難的和尚們如何集結以及下達軍事口令等等。不過那樣說太費事。雖然我必須坦白招認:我非常喜歡和尚們高喊&ldo;向右看齊&rdo;、&ldo;向前看&rdo;和&ldo;齊步走&rdo;的細節‐‐且由於這細節太真實又太荒謬而令我捧腹不已。對孫小六來說,和尚這個部分甚至還是整個墜機或救難事件中最迷人的一段(他表演了兩次)。可是,對我而言,看似最無關緊要的&ldo;你瘦五啊你瘦五&rdo;則別具獨特的意義。
在一九八二年八三年之間,我尚未來得及結識高陽,當然也就不會知道李綬武正是化名&ldo;陶帶文&rdo;而實為《民初以來秘密社會總譜》的原作者。此外,在短暫的接觸、交談之中,不論是萬得福也好,我老大哥也好,也從未向我提過這樣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大約就是那種和黃傑、陳大慶、高魁元等等,差不多的名字,他們都做過一陣什麼官,然後就變成了資政。這種人通常無政可資,所能做的不過是出現在報紙的訃聞欄中,嚇人一跳‐‐因為讀者通常在看到這種人名字的時候直覺以為他們早就死過一次,怎麼又跑回來了?
臉上罩著個妖魔面具,身上穿了套棉質緊身衣靠的資政被這世上的某個小人物誤認成白老虎。這是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