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第2/3頁)
馮驥才/陳建功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代泛濫成災的形式主義和空泛口號有關。1975年的預報成功,使眾人為之振奮,精神抖擻,一掃徵塵。似乎這次的成功預報標誌著,我們真的看穿了天,洞察了地,預報地震不在話下了,正準備開發地震的能量&ldo;為我所用&rdo;了。忘乎所以,忘記人是地球演化的產物,忘記了人終究是大地的兒子。
但是,大地並沒有忘記我們,沒有欺騙它的兒子。就像1975年大地用它的有力的震撼,以簡單明瞭的&ldo;語言&rdo;促成我們預報成功一樣,又用它的有力震撼及時提醒我們,在科學面前來不得半點驕傲。
1976年7月28日,在華北重鎮唐山發生了20世紀後半葉死亡人數和財產損失最大的破壞性地震,將24萬生命和100億人民幣寫進了歷史。
對於唐山大地震,我們沒有做出臨震預報。直到今天人們還在提出疑問:這次地震發生前一點異常都沒有嗎?當年,錢鋼寫了一本影響巨大的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最近再版。唐山地震的巨大災害,對國人的影響太深、太大、太久了。即使再經過10年、20年、30年,依然有值得總結和思考的問題。
談起1976年唐山地震後地震工作者的處境,陳煥新有一部反映地震部門工作的報告文學,書名就叫《一個沒有掛牌子的國務院機關》。那個機關就是中國地震局。我們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從事地震事業,用&ldo;嘔心瀝血,鞠躬盡瘁&rdo;,來形容並不過分。我們一門心思要搞出地震預報,為了給震區老鄉提前打個招呼,夢裡都在想前兆,想預報。但是,科學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地震型別的多樣性,地震過程的複雜性,發布預報所涉及的社會問題的敏感性,以及一次災害地震帶來的巨大傷亡和社會動盪,使我們深感心理壓力和肩頭擔子的沉重。現在人們認識到,也取得社會公眾的理解和認同。這是社會進步的標誌。這是世界地震科學發展水平問題,防震減災任重而道遠。
從1966到1975(包括1976)的十年間,中國的地震工作者沒有片刻歇息。&ldo;不搞出地震預報死不瞑目&rdo;,成為具有那個時代特徵的地震戰士的豪言壯語。歲月蹉跎。當年的小青年,大都老矣,多已退休。人未閒置,事業未成。一顆顆不息的心,仍在跳動。我們相信歷史,我們相信後人,後人會在歷史上對這一代人的工作給出一個公正評價。
(四)
20世紀80年代,有重要影響的不僅有地震,而且有兩件大事:一個是國際上開始醞釀、直到90年代才開始執行的一項&ldo;十年減災計劃&rdo;(1990‐1999),另一個是隨國內改革力度加大,依法治國和科教興國的方針開始落到包括地震在內的各個具體領域的實處。這兩件事,讓我們從理念和立法上把近代中國地震事業推上歷史的高度。這在地震事業的發展歷程中,是了不起的大事,這是用實際行動紀念唐山‐海城地震。
聆聽地動脈音的十年(3)
連載:唐山大地震親歷記 作者:馮驥才,陳建功等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這段時間的典型地震事件是1988年的雲南瀾滄‐耿瑪地震,發生在這個年代的尾部,業內人士稱其為&ldo;訊號震&rdo;,表示下一個新的地震活動期的開始,換種說法,表示上一個地震平靜期的結束。但它不像60年代和70年代那些地震那樣具有標誌性特徵。
從地震工作的角度看,這個年代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ldo;休養生息&rdo;的時間。有人說,這是一個人類與地震的休戰期。大地累了,人也累了。大地要利用這個時間積蓄能量,人要利用這個時間進行反思。偃旗息鼓,雙方取得表面的寧靜。從此開始長達約十年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