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事。就是呼延通這一營指揮的事情,陳知州也壓得下去的,不過是報個指揮使病死、摔死、淹死的事,然後再把平海水軍補上就是了,要知道這平海水軍是水軍,平日出海,非戰鬥減員就多,又有剿海盜任務,最不濟行船出海遇到風暴不是很正常嗎?”
馮瓚說的清楚,連理由都給登州知州想好了,做出這個判斷也有馮瓚個人對這個盧知州的瞭解認識,只是話裡不免有些情緒。
要知道兩人本是同年進士,再怎麼說也能是有些情分在的,結果沙門島這半年不見這知州半點照顧,要說他不知道自己在沙門島,那就真扯淡了,所以這就是個善於明哲保身的真正的官。
“既如此,就看這陳知州怎麼做了,如果能相安無事自然最好。”王燁說道。
又閒聊了幾句,王燁把話題聊到了李浦身上。
“想讓李將軍任一指揮使,協助杜壆建立一軍,不知李將軍可願屈就。”
當然算是屈就,北宋原本的軍制是三衙-廂-軍-指揮(步兵500人,騎兵400人)-都(100人)編制,只是朝廷也知道這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不是個事,所以就做了一次調整。
熙寧七年(1074),開始實行“將兵法”,將當地各部分禁軍以及有戰鬥力的廂兵、蕃兵、鄉兵等,混合編組為“將”,將下設“指揮”。每“將”自2000多人至1萬多人不等,通常為5000人左右,設正、副將為長官。全國編為140多將,北方以路為單位,其下以第一、第二序號編制。
所以第二將的意思不是副將,而是真正管過幾千人的正將!
“苟延殘喘之人,能活命就是邀天之幸了,哪裡就委屈了。”李浦很看得開,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你說做指揮使就做指揮使,你讓做副將就副將,隨性的很。
經逢人生起伏,是真的看開了,能活著就還挺好。
王燁也知道,一朝一夕的指望人家給你賣命出力也是扯淡,所以只要還能做事就行。
點了點頭,王燁朝孫真說道,“孫先生也是有大才的,我本打算帶先生回梁山,只是如今確實不好直接走的,還要再長島待一陣,孫先生隨意就好~”
孫真一副道士打扮,倒是稱呼先生合適些,這個稱呼也是王燁最習慣和順口的。
“既然寨主讓俺自便,小道就不客氣了。”孫真笑道。
三個人中,孫真應該是最隨意的那個,很有些自來熟的味道,和長東眾頭領以及王燁的相處也最自然,畢竟這也是曾經做過“大事”的人,對王燁這種一門心思跟朝廷對著幹的,看著就很順眼。
··· ···
上午喝了茶,閒談風月,下午幾人就正式的走馬上任了。
李浦找杜老大報道,如今要先搭建一軍的框架,王燁建軍的思路是先定指揮,再定都頭,再補齊人員,最後再補齊裝備。
軍確實不好直接叫長島軍的,難聽不說,也不大氣,所以這軍就是前軍。
而現在定下來的指揮使就是李寶、呼延通、李浦、鄒淵。
還有一個實在是找不到了,杜老大隻能自己來了,實際上李寶最開始的時候,杜老大是打算把他作為副將培養的,只是這王燁建軍的命令就挺突然的,只能這麼放出去了。
算了早晚也是要放出去的。
所以現在的杜老大挺忙的。
建軍的想法實際上也不是王燁腦袋一熱,拍腦袋就決定的,而是一早就有的規劃,要知道這分寨如今也開了三個,實際的戰鬥人員拉出來已經接近五千了,這營的單位自然就有些不合適了,升級為更高層級的軍,也就是必然了,而王燁初步規劃的實際是五軍制,一軍五指揮,也就是2500人,總共一萬多的戰鬥人員,就是王燁的階段性目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