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議記錄、與會人員簽到表,檢查組能說被檢查的單位沒有開會?可這些東西都能夠偽造,而且偽造起來相對於實際工作更簡便、更容易。這就意味著,在政法綜治工作這方面,一開始就有了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開個會同時製作開會的檔案、會議記錄、與會人員簽到表;一種選擇是,不開會,直接製作一套開會的檔案、會議記錄、與會人員簽到表。一般而言,工作人員傾向於步驟和程式更為簡便的選擇。這種選擇傾向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容易形成習慣。成了習慣以後,自然是平常什麼實事都不做,一到檢查的時候,就拼命造假。一個單位造假,暫時還只是該單位搞好工作的秘方。多個單位都開始造假以後,就出現一種怪現象。什麼樣的一種怪現象呢?就是大家逐漸形成一種共識,認為這政法綜治部門嘛,本來就是一清閒的衙門,平常也沒有什麼工作安排,不需要人員維持日常運轉。於是佈崗的時候呢,為充分利用人力資源,這樣的部門自然也無需安排人員。鄉鎮領導們從充分的利用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你這破辦,反正檢查的時候就是一通造假,平常的時候,又沒有什麼事情,所以也就不需要安排人手。於是乎,大家都是兼職,不造假也逼著造假。平常沒有做什麼實際工作,也做不了什麼實際工作,到了要檢查的時候,自然是一通偽造。而如此眾多的檔案材料,一時間要求一絲不苟一個不漏的製備齊全並予以細緻的分類,也實在不易。只好夜以繼旦,材料滿天飛,檔案滿屋掛,盒子本子四處堆放,報表報告零落散亂不堪。細分清理起來簡直是大海撈針,同時還要將不同的針頭分類存放,工作之難以想象的艱難繁雜瑣碎,搞得個個兼職人員都是疲於奔命、勞累不堪,變得丟三落四、顛顛倒倒,同時頭痛欲裂,感覺很不爽。
所謂人力,其次是從質量上而言的。鄉鎮綜治辦對人員素質的要求,相對而言,是很高的。作為綜治專幹,最起碼得會寫作,不會寫作,就只能打掃衛生乾乾雜活了。還得要具備操作電腦的能力,否則,不管是寫文章還是管理資料,都是難以想象的麻煩。一個合格的政法綜治部門工作人員必須在工作之餘,積極學習電腦、攝影、攝像知識和操作技術,積極適應技術革新。鄉鎮工作人員,質量高的,本來就有限,通常都是能者多勞能者該勞。既然數量上不能保障,質量上,就更加無法保障了。
(二)不能從財力上保障鄉鎮綜治機構的正常運轉,是鄉鎮綜治辦務虛的另一原因。
從潛規則中看來,其實很多鄉鎮部門都是有一定“自營收入”的,不少還能做到自負盈虧、自力更生,過時過節,也有個獨立經濟能力搞搞橫向縱向聯絡四處打點打點。這些部門,基本上都能獲得領導歡心。可是綜治部門卻沒有分文收入,像一個乞丐一樣,完全仰賴鄉鎮財政的供給。這樣的部門,領導一想想,就要皺眉頭。於是乎,非但綜治專幹比較其他部門而言少了許多陽光工資外的收入,就連日常工作經費,也是取之不易,報銷挺難,綜治辦主任,也只好墊款上班。不少經費,主任不願意墊款,不但該項工作經費節省了,就連該項工作,也省了。悲哀!君不見,財政所、民政所、司法所等等部門,都有了新的電腦,而綜治辦,還是沿用N年前的那臺破機器,開機和執行的時候隆隆作響。說實話,比打米機的聲音可是小多了,比若干年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那臺佔地數英畝的老古董,可是先進多了。
檢查組來到,雖然懷疑該鄉鎮人力不足,或者懷疑他們財力投入不足,他們卻拿出偽造的紅標頭檔案等等資料來證明:他們在工作上是非常重視也認真負責的。現在,一些地方醞釀著鄉鎮綜治辦改革,將綜治辦專職副主任統一升級為副科級。希望能改善一下存在務虛現象的狀況。然而,在人力和財力上仰賴鄉鎮,才是問題的根本。
四、作為三大存在務虛現象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