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L與基拉之對決(5) (第1/3頁)
福福貼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宏觀視角看,全球科技巨頭紛紛重金押注,推動行業加速發展,這是大勢所趨。
各國政府也在積極探索監管與扶持並行之道,為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以史為鑑,網際網路興起初期亦是亂象不斷,可早期入局者,如那些抓住電商、社交網路萌芽的投資者,哪個不是賺得盆滿缽滿?
現在元宇宙就是當年網際網路的翻版,在波動中尋機,提前佈局優質標的,待行業起飛,便能享受豐厚紅利,時間不等人吶。”
觀眾彈幕瞬間炸開了鍋,“基拉說得有理,新興行業風險太大,謹慎為妙。”“可 L 說的也沒錯啊,錯過先機太可惜,好糾結。” 兩種觀點激烈碰撞,直播間熱度飆升。
話題轉到氫能領域,基拉皺了皺眉,語氣稍顯沉重。
“氫能,看似前景光明,實則荊棘滿途。當下氫能產業鏈上游制氫環節,我國雖有規模優勢,可大部分依賴化石能源重整制氫,成本高且碳排放問題突出。
綠氫,也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佔比極低,技術成本降速緩慢,制約了整個產業的商業化程序。”
他切換到一張氫能汽車產業鏈成本分析圖,各環節成本佔比醒目,制氫與儲氫環節 “霸佔” 大半江山。
“再看下游應用,氫能汽車推廣面臨加氫站基礎設施匱乏的‘攔路虎’,建設成本高昂,佈局分散,導致車輛續航焦慮、使用不便。據統計,目前全國加氫站數量不過幾百座,與加油站、充電樁數量相差甚遠,嚴重限制了氫能汽車的市場化普及。”
基拉目光堅定,斬釘截鐵地說:
“現階段氫能板塊股價波動劇烈,多是政策預期與概念炒作,缺乏堅實業績支撐。只有等綠氫技術突破,成本大幅降低,加氫站網路初步成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高效運轉,企業盈利有穩定預期時,才是靠譜的投資節點,依我看,這過程短則五年,長則十年。”
L 輕哼一聲,反駁道:“基拉,你只看到眼前困境,忽略了背後深層動力。
氫能作為未來能源變革的關鍵拼圖,戰略意義非凡。如今政策扶持力度堪稱空前,國家與地方補貼、稅收優惠源源不斷,為企業研發與市場拓展注入‘強心劑’。”
L 展示一系列政策檔案截圖與解讀資料,“在科研端,科研院所與企業產學研聯合攻關,制氫、儲氫技術革新成果頻出,部分實驗室已實現綠氫成本降至預期商業門檻附近,大規模量產應用近在咫尺。
而且,氫能在工業、儲能等多元領域應用潛力正被挖掘,市場空間呈幾何倍數擴張。”
“從投資角度,那些佈局氫能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憑藉技術先發優勢、資源整合能力,已在悄然構築行業壁壘,股價雖隨市場波動,可長期價值凸顯。
我們不應被短期波動嚇退,反要趁市場猶豫時,聚焦優質股,伴隨產業成長,分享鉅額收益,時不我待,當下便是機遇之門開啟之時。”
觀眾們又是一陣熱議,有的摩拳擦掌,有的陷入沉思,彈幕滾動不停,直播間仿若一片觀點交鋒的戰場。
“好了,咱們再聊聊價值投資與成長投資這老話題,實操裡到底咋平衡?” 常長婷適時引導話題,將爭論焦點轉移。
基拉整了整衣領,神色嚴肅,鄭重其事說道:
“價值投資,是投資界的‘壓艙石’,核心在於深挖企業內在價值,就像尋覓深埋地下的寶藏。要重點關注那些有穩定現金流、高股息率、行業地位穩固的老牌藍籌企業,
比如傳統消費領域的龍頭白酒企業,歷經歲月沉澱,品牌深入人心,需求剛性,即便宏觀經濟起伏,憑藉深厚‘護城河’,業績穩中有升,分紅持續可觀。”
基拉調出幾家藍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