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4/4頁)
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迄今淨因廣植,法門中鹹推紅螺寺為中國黃河以北第一念佛道場。有《徹悟禪師語錄》刊行於世,言言金石,字字牟尼。今日方便攝心之化,流佈益廣,師之宏法功德無有限量矣。”徹悟(夢東)禪師也是淨宗的一代祖師,對於淨宗確實貢獻很大。北方之有唸佛法門,是他老人家一個人提倡弘揚,猶如晚近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的道場一樣。
他這兩句話——‘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非常有名。尤注說:“過去所造為因,現在所受為果。現在所造為因,未來所受為果。”這是告訴我們因果通三世,故菩薩畏之。尤注說:“苦樂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際一切事相,無一不發生於瞥爾妄動之生滅心中,亦無一不消除於本來清淨之真如心中。一毫端上納盡華藏世界,事相無量,無一而非因果;無量因果,無一不出之於心性,心性不易見,即可借因果以見之。”
這是將因果與心性的道理,講到了極處。心性是講“體”,而因果是講“相”與“用”。在《十四講表》裡說的是體、相、用。所謂體,就是講心性,心性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本體;因與果,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用。這個關係怎麼能分開呢?如果真正懂得其中的關係,就曉得心性與因果是一而二,二而一,一體之兩面。
修持若是偏重在心性上,不談因果,不理會因果,則心性的道理也不能透徹,這是必然的,因為理與事是分不開的。如果我們真正要在理性上通達,事相上絕不能捨棄。這一句話是對上根利智的人講的,下面一句合起來看,則是三根普被。我們沒有那麼高的天分——頓悟明白心性的道理確實不容易——,但是我們從事相上下手,可以說人人皆有分。我們都讀過《彌陀經》,《彌陀經》的極則就是說心性的道理;但是帶業往生的事相,完全是因果感應。阿彌陀佛在因中發的願是“因”,現在修成極樂世界是“果”。我們現在深信淨土法門,發願求生是“因”;將來報身盡了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往生是“果”。諸位必須要深信這個法門,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才能獲得。
深信因果將來一定可以明心見性。只要往生極樂世界,縱然是下品下生,也能證得圓滿佛果。經上說往生極樂世界,就證得三不退,就是經上講的一生補處菩薩,這豈不是人人都有分嗎?到了補處菩薩才大明心性,大明是究竟圓滿的明瞭。我們娑婆世界是苦因苦果,極樂世界是樂因樂果。在這個地方,果報我們不必重視,須要看重的是在修因上。由修因上來說,這一本小冊子,就是教我們造“樂因”,後來的果報當然就是“樂果”。但是不善於修學的,像袁了凡居士,他所造作的是苦樂相對的樂因,將來果報還是在娑婆世界人、天兩道享福。而人天兩道的福報,是萬萬享不得的。
享福就容易迷惑顛倒。人間再大的福報,你能享幾年呢?縱然活兩百歲,也不過是兩百年而已。兩百年享完了以後怎麼辦?依然六道輪迴。這個事情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所以說人間天上的福報我們都不要。我們修什麼才是真正的樂因呢?修淨業。什麼叫淨業?所謂淨業就是在斷惡修善之中,以至誠心、清淨心,老實唸佛求生淨土。
斷惡修善的目標是在自己心地清淨,除此以外什麼都不求。正如同《彌陀經》講的,我們唸佛主要是在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這是無漏的善法。這一種的業因與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才相應,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我們不懂這個道理,斷惡修善祈求人、天福報,那也能得到。但這麼一來,我們一生修行所下的苦功,也不過換得來生享一生福而已,這實在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