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第1/3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左傳》中介紹戰爭時,基本都要說明主將的御者和車右。
那麼&ldo;千乘之國&rdo;是什麼意思?根據《周禮&iddot;夏官&iddot;司馬》,&ldo;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rdo;
翻譯一下:軍隊建制,每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軍的統帥為卿;一軍有五師(二千五百人),師的統帥為中大夫;每師有五旅(五百人),旅的統帥為下大夫;每旅有五卒(一百人),卒長為上士;一卒有四兩(二十五人),兩的頭目叫司馬,軍銜為中士;每兩有五伍(五人),頭目為伍長。
不過,司馬後來成為軍中執法官的名稱。
王室共有六軍,也就是中央軍,六軍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屬於王室直屬護衛部隊。這個軍由周王親自指揮,比其他的軍多一個師,所以這個軍又稱為六師,共是一萬五千人。不過,到了東周時期,王室的人力財力都不足,早已經無法支撐六軍,從三軍、二軍到最後連一軍也湊不齊了。
諸侯軍隊的編制最多三軍,依照爵位高低和國家大小確定,譬如齊國和魯國都是三軍編制,也就是說最多三萬七千五百人的軍隊。而這些軍隊在戰爭時期必須聽從王室的調動,也就是地方武警部隊的意思。通常的小國,就只給一軍的編制。
簡單計算一下就能發現,三軍的建制是五百乘戰車。也就是說,齊國和魯國的軍隊編制也就是五百乘。那麼,千乘從哪裡來?齊魯都是大國,從建國之初開始擴張,因此,軍隊早就超過了三軍的規模。不僅齊魯,當時的大國的戰車都在千乘以上了。
所以千乘之國,就是指當時的大國。
【現實解說】&ldo;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rdo;孔子的話當然是對的,但是,孔子的話並不全面。按照管子管理齊國的理論,豐年不要建宮室,災年建。災年秋收之後,老百姓收成差,生活困難,這個時候建宮室,正好給老百姓掙錢的機會,等於是解決就業,找個救濟老百姓的機會。中國近年來採取拉動內需政策,透過國家投資,來解決就業和經濟增長,這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管仲就實行的了。所以,節用是有條件的,並不是隻要節用就是對的。
116(183)★★
齊景公待孔子曰:&ldo;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rdo;曰:&ldo;吾老矣,不能用也。&rdo;孔子行。
【譯文】齊景公招待孔子,對孔子說:&ldo;要像魯國把國政完全交給季孫家那樣,把齊國的國政交給你呢,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呢,你可以得到介乎季孫和孟孫家之間的那種重用。&rdo;又說:&ldo;我老了,不能用你了。&rdo;孔子離開了齊國。
【解析】其實這是不同時間說的兩段話,第一段是齊景公準備重用孔子,第二段是拒絕重用孔子。第一段的意思是:要像魯國把國家完全交給季孫家那樣把國家交給孔子,那是不行的,不過呢,可以給你僅次於季孫那樣的地位。
孔子君君臣臣的說法在一開始是打動了齊景公的,因此準備重用他,這才有了第一段話。可是,齊國國相晏嬰一向就討厭孔子的學說,認為孔子的學說腐朽不堪並且只講究繁文縟節,講究排場,完全華而不實,大而不當。此外,孔子此前曾經議論過晏嬰,諷刺他先後事奉三任君主,並且此前的兩任君主被殺,晏嬰都沒有跟著死,因此是個不忠的人。基於以上的兩點原因,晏嬰極力反對齊景公啟用孔子。由於齊景公對晏嬰言聽計從,於是決定放棄孔子,這才有了後面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