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這裡應該研究下列幾種情況:(1) 要塞可以封鎖一條主要道路,並確實掩護寬度達三四普里的地區。 (2) 要塞可以看作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前哨,也就是說,它能使人們比較全面地瞭解當地的情況( 設定在一個大城鎮的要塞透過附近地區居民的關係可以得到秘密情報等,這樣對當地情況的瞭解會更加全面) 。因為在一個有六千、八千到一萬人口的城鎮裡,人們自然比在一個偏僻的村莊( 普通前哨的配置地點) 裡能更多地瞭解到周圍地區的情況。
(3) 一些較小的部隊可以依靠要塞,得到要塞的掩護和保障;他們可以不時到敵人所在的方向去獲取情報,或者襲擊經過要塞附近的敵人的背後。因此,要塞雖然不能移動,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先遣部隊的作用( 見第五篇第八章) 。
(4) 防禦者可以把軍隊集中起來直接配置在要塞後面;在這種情況下進攻者要想迫近這一配置地點,他的背後就不能不受到要塞的威脅。
當然,對舍營線的任何進攻都應該看作是帶有奇襲性質的進攻,或者更確切地說,這裡說的進攻僅僅是指奇襲。
奇襲的時間比對戰區的進攻的時間要短得多,這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說,進攻者在對戰區進行進攻時,必須包圍和封鎖他要經過的要塞,那麼他在對舍營線進行奇襲時,就沒有必要這樣做了,因此要塞也不會象削弱進攻那樣削弱奇襲。
這當然是事實,而且位於要塞兩側六至八普里距離上的舍營地是得不到要塞的直接掩護的,但是,這樣一種奇襲的目的並不是襲擊幾個舍營地。至於這樣一種奇襲的真正意圖是什麼以及可以期待得到些什麼,只有在《進攻》一篇中才能作較詳細的說明,但在這裡我們可以提出:使奇襲取得主要成果的方法,不是襲擊幾個舍營地,而是迫使一些急於趕到某一地點集中而沒有作好戰鬥準備的部隊進行戰鬥。
但是,進攻者的這種推進和追趕必然總是或多或少指向敵人的舍營地中心的,這時位於這一中心前面的大要塞會給進攻者造成很大的困難。
我們認為,如果對上述四方面的效果綜合加以考慮,那麼就可以看出,一個大要塞能以直接的和間接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舍營地的安全當然比最初想像的要大得多,我們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是因為所有那些間接的效果並不能使敵人不可能前進,而只能使敵人前進時困難較大和顧慮較多,因而前進的可能性小些,對防禦者的危險少些。然而,對要塞所能要求的以及要塞所能起的掩護作用也只能是這一些。真正的直接的安全保障,則必須依靠配置前哨和正確地組織舍營才能獲得。
因此,認為大要塞有能力掩護它後面的寬大的舍營線,並不是沒有什麼根據的。
但是也不能否認,關於這個問題,在實際的戰爭計劃中,尤其是在歷史著作中常常有一些空洞的言詞,或者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既然只有各種條件一同起作用才能產生上述掩護作用,而且即使有了這種作用,也只是減少一些危險,那麼不難看出,有些特殊情況,特別是敵人的大膽,在某種場合可能會使這種掩護作用成為泡影。因此,在戰爭中我們不能滿足於籠統地假定要塞的這種作用,而必須深入細緻地考慮各種具體條件。
九、用以掩護沒有軍隊防守的地區。如果在戰爭中某個地區根本沒有軍隊駐守,或者沒有大部隊駐守,而且多多少少有遭到敵人侵襲的危險,那麼人們就會把位於這個地區的一個不太小的要塞看作是對該地區的掩護,或者,如果願意的話,看作是對該地區的保障。當然人們可以把要塞看作是對這個地區的保障,因為敵人在佔領要塞以前是控制不了這個地區的,這樣,我們就贏得了時間,可以趕來防禦這個地區。但是,這種掩護當然只能認為是一種非常間接的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