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夏季的到來照例要結束冬營,因此,至少在良好的季節中,需要採取不間斷的軍事行動。
1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是三十年戰爭(1618 ‐‐1648) 結束時簽訂的和約。
‐‐譯者。
在這方面,也象在其他方面一樣,從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過渡,從一種行動方式向另一種行動方式過渡,總是逐步實現的。在反對路易十四的戰爭中,聯軍為了便於取得給養,曾經常常把部隊派到遙遠的地區去冬營,而在西里西亞戰爭中,就再沒有這種現象了。
軍事行動主要是在各國以僱傭兵制度代替了封建義務兵制度以後才開始變得有規則、有聯絡的。這時,封建義務已改變為賦稅,人身服役或者已經完全取消,代之以募兵制,或者只用於最下層的民眾,而對貴族來說,人身服役已代之以賦稅,即人頭稅( 象目前在俄國和匈牙利還實行的那樣) 。我們在別處已經說過,不管怎樣,這時的軍隊已經變成了政府的一種工具,它主要的基礎是國庫或政府的收入。
軍隊的建立和兵員的補充發生了變化,軍隊的給養也必然發生同樣的變化。如果有些階層的人為了免除當兵的義務已經繳納了賦稅,那麼就不能再簡單地讓他們負擔軍隊的給養了。因此,政府、國庫必須負擔軍隊的給養,而且在本國內也不應該再由地方負擔軍隊的生活費用。政府必須把軍隊的給養看作完全是自己的事情。這樣,軍隊的給養由於兩個原因而變得更加困難了,一方面,給養已成為政府的事情,另一方面,軍隊卻必須經常接近敵人。
這樣,不僅形成了一個從事戰爭的、專門的階層,而且還形成了一種專門的軍隊給養制度,而且這種制度正在儘可能地趨於完善。
給養用的糧食,不論是採購來的還是國家領地繳納的,不僅都要由遠方運來,儲存在倉庫裡,而且還要由專門的運輸隊從倉庫運送到部隊,在部隊附近由專門的麵包房烤成麵包,然後由部隊的運輸隊從麵包房把麵包運走u4 。我們所以考察這種制度,不僅因為它可以說明實行這種制度的戰爭的特點,而且也是因為這種制度決不會完全廢止,其中的個別部分將會一再被人採用。
這樣,軍事組織就有逐漸擺脫對國民和地方依賴的趨向。
結果,戰爭雖然因此而變得更有規則,更有聯絡,更加從屬於戰爭目的,也就是更加從屬於政治目的了,但它的運動卻受到更大的限制和束縛,它的威力卻大為減弱了。軍隊由於依賴倉庫和受到運輸隊活動範圍的限制,在一切活動中很自然地都要考慮儘量節約給養。只能吃到可憐的一小塊麵包計程車兵,往往會象一個幽靈似的到處搖幌,而且在、這種挨餓的時刻,往往又沒有任何改變這種狀況的希望來安慰他們。
如果有人認為士兵得到這樣可憐的給養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並且只看到腓特烈大帝依靠這種缺乏給養計程車兵完成的事業,那麼他就不是公正地看待這一問題。能忍飢挨餓的確是士兵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如果沒有這種美德,軍隊就談不上有什麼真正的武德。但是,忍飢挨餓必須是暫時的,只能是迫於環境,不能成為一種可憐的制度,不能是對部隊的需要進行抽象地苛刻地計算的結果。否則,每個士兵的體力和精神一定會不斷地受到削弱。我們不能把腓特烈大帝用他的軍隊獲得的成就作為標準,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對方採用的也是這種給養制度,另一方面,假如條件允許他象拿破崙那樣供養自己的軍隊,我們不知道他能做出多少更偉大的事業來。 人們從來不敢把這種複雜的給養制度用到馬料的供應上,因為馬料的需要量大,在運輸上有更大的困難。一日份飼料比一日份口糧大約重十倍,軍隊中的馬匹又不止人數的十分之一。現在,軍隊中的馬匹是人數的四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