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武漢三鎮 (第1/6頁)
南溪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遊輪在宜昌港休整了半天,大家都上岸去城裡逛了一下,就當是旅遊了。
宜昌這會兒……怎麼說呢?還沒有後來那麼繁榮,差不多就是個小縣城吧,不過,機場已經落成通航,方方面面也都在建設當中。
來過宜昌的人都知道,宜昌就是車站多,汽車部火車站,船運港,然後就是依附在這些客運單位身上的服務業等等。再加一個機場。
一直掙的是個過道錢。
到葛州壩的,到三峽的,去巫山的,到渝城的,從這些個地方出來要到其他地方的,鬧一個忙忙碌碌,整個一個轉運中心。
神農架周邊十八個縣都沒有火車沒有飛機,公路交通在兩千年以前也是相當薄弱,所以宜昌和萬州,安康,十堰,襄樊就成為了出入口。
其中,萬州和宜昌是過路人流量的最大的兩座城市。
從七八十年代一直到兩千年代,一直是這個樣子。
葛州壩局和三峽工程局的到來,給這座城市帶來了莫大的機遇和發展前景。
葛州壩工程局是水利電力部的下屬水利水電建設單位,原來叫三三零工程局,八二年歸到水利水電建設總公司管理,更名為長江葛州壩工程局。
八八年,水利水電工程總公司成立,葛州壩工程局成為其成員企業,仍從屬於重新組建的水利部。
同年葛州壩工程順利建成發電,工程局全員轉入三峽大壩的建設準備工作。
九二年,長江三峽開發總公司成立。
九四年,工程局改組為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獲得了對外經貿業務經營權,併成為三峽大壩工程的建設主力。
等到九七年國家電力公司成立,葛洲壩集團會劃歸電力公司。
葛洲壩集團和三峽開發公司這兩家企業的先後成立,給宜昌帶來了無限的活力,開始快速發展起來。
事實上,如果說宜昌的發展這兩家公司佔有七成功勞,那宜昌人民就佔了另外四成,剩下的才是宜昌市府的。負十。本地人說的。
張鐵軍沒去逛街,他去了葛州壩集團。
其實吧,本來是準備讓他在秭歸停船待一天的,看看建設中的大壩,可是那邊事情不讓講,就只好作罷。
提一句,建設大壩的是武警水電部隊。
還有九六年這一年不少人來參觀了工程建設。
從宜昌西陵二路往北,包括西壩在內,都是葛州壩集團和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的地盤,他們修建,他們使用。
連職工帶家屬二十多萬人,從住宅到醫院到學校一應俱全。
張鐵軍找過來到是沒有別的事情,是他去川東造船廠的時候想起來一件事兒,就是葛州壩閘道天橋的高度有問題。
高度不夠,後來直接導致了大型貨輪無法透過,渝城這邊造船廠的產品只能造半成品,然後運到武漢江蘇等地去組裝。
天橋的高度是十七點八米,三千噸貨輪就有點頂高了,五千噸貨輪的高度已經超過了二十米。
直接就掐住了上游造船廠的脖子。
而且還不只是造船廠,下游的大噸位它也上不來,只能用小船。
張鐵軍在喬董事長的陪同下參觀了葛州壩,走到閘道天橋的時候,他假模假樣的抬頭看了看,還比劃了幾下:“喬董,好像這個位置不行啊。”
“怎麼了?”滿頭白髮的喬董事長也抬頭看了看,沒什麼問題呀,油漆都是新刷的。
“這個有多高?有沒有二十米?”張鐵軍明知故問。
“沒有,”喬董事長搖了搖頭,這些尺寸他都不用去查資料,張口就來:“不到十八,十七點八,這是參考了國外相關工程的高度。”
“我就說瞅著它矮了,這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