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5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煙火俗世裡的人們,心底都有一個做英雄的夢。洞悉人心真相的羅貫中,用如椽大筆圓了讀者心底的英雄夢。
寫《三國志》的陳壽,父輩和趙雲是同事,他更加知道劉備給趙雲以職場冷暴力的真相是專制者對異己的打壓。陳壽不把這個真相寫出來,是因為他知道另一個真相:一些事實說出來就是禍。陳壽寫作《三國志》時,當事人的兒孫還健在,他寫作時不能不考慮和諧的問題。受制於人情世故的陳壽,有意在敘述中留下空白,告訴心有慼慼的讀者:空白處是真相。
盛放真相的容器,原來是心。
探尋事件真相,須先探尋自己心底的真相。寫這本書時,我翻閱著一本本的史書,在字裡行間尋找著蜀漢英雄的人生真相;但是我發現,每一次對真相的追尋,從歷史出發之後,一路上遇到的卻是自己的內心體驗:正如旅行,走在同一條路上,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心來感悟路途上的一切。馬蹄聲碎江山亂,我從三國曆史中讀出了:關羽和張飛這兩員“萬人敵”武將的性格短板,鐵血英雄趙雲浴血疆場但職場遭暴的內心蒼涼,三十六歲的龐統中箭倒下時對生命的留戀,九次北伐的姜維對理想一無所獲都要愛的執著熱烈……這一些,《三國演義》裡沒寫,《三國志》裡沒寫,但是我們知道在他們心裡是寫著的——因為,這一些也是寫在我們心底的。
不是演義,不是正史,而是心靈與歷史的對話,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真相。
已經出版的魏卷的前言,最後一句話是“從三國裡找尋人生的夢想,從人生裡找尋三國的真相”,現在,又該寫最後一句話了——
心是盛放真相的唯一容器。
陳 瓷
2011年1月
《三國那些人那些事·蜀卷》人物入編理由:
關羽:劉備時期核心武將
張飛:劉備時期核心武將
趙雲:劉備時期邊緣武將
龐統:劉備入蜀時第一謀士
法正:劉備入蜀後第一謀士
魏延:諸葛亮時代第一武將
李嚴:諸葛亮時代第一政敵
姜維:諸葛亮之後第一武將
注:本書所引史料,除特別註明外,均出自《三國志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第一章 千古雲長關羽
都說關羽是中華武聖,他的神勇故事太多太多,但這些故事大多隻是傳奇而已。斬華雄、殺車胄、誅文丑,皆非關羽之功。水淹于禁七軍,像是上蒼所賜。刮骨療毒,更像是作秀的行為藝術。關羽性格倨傲,怙恃勇名,不諳軍機,應變無方,鮮有出彩戰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關羽全面佔優,卻未能給樊城致命一擊,錯失戰機,又中東吳呂蒙、陸遜的示弱計,樊城未下而荊州失手,只落得全軍覆沒而敗走麥城,最終被斬殺。
不過,在被曹操俘虜後,關羽能夠抵制拜將封侯的誘惑,毅然回到當時處於事業低谷的劉備身邊,顯示了對患難情誼的珍惜,體現了人性閃光的一面。
我們還是願意崇拜千古雲長武聖人,因為他是一個仁義忠信的符號。
三國英雄檔案 關羽
字 雲長
生卒 ?…219年
籍貫 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
特長與愛好 ⒈讀《春秋》;⒉飲酒;⒊修理鬍子。
自我印象
史無直接記載,但是由一件小事可以窺見其倨傲個性。關羽寫信詢問諸葛亮:“超人才可與誰類比?”諸葛亮投其性格回信說馬超“乃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關羽很高興,把這封信讓賓客傳閱。
《三國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