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郭嘉的“十勝十敗”的匯入語也是雷同的,都是拿項羽和劉邦說話,都是說強者項羽失敗而弱者劉邦勝利。還有結尾,荀彧提出“四勝四敗”後建議先打呂布。郭嘉提出“十勝十敗”後也是建議先打呂布。
如此雷同,“雷”!
要是荀彧和郭嘉真的都在曹操面前說過這樣的“四勝四敗”或“十勝十敗”,那眼裡一貫揉不得沙子的曹操,一定會追究荀彧和郭嘉誰“抄襲”了誰,那時二人就有一人以“史上最早的抄襲者”而“永垂不朽”了。
那麼,二人誰是“史上最早抄襲者”呢?
荀彧的“四勝四敗”,概括得已經相當全面,郭嘉的“十勝十敗”卻有點像是中學生寫作文湊字數、三流作家賺稿費擠字數了,郭嘉的十個方面,概念混亂,不合邏輯,“道”和“義”“德”“仁”,“治”和“明”,能區分得開嗎?錢鍾書先生早就說過郭嘉的“十勝十敗”有“詞肥義瘠”和“大而不當”之嫌。另外文學家曹操開建安文風,建安文學風骨洗練。赤壁之戰那麼大的事情,曹操給孫權下的戰書卻只有區區30個字:“近著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辦事注重效率,寫作講究簡潔的曹操,能允許郭嘉在那裡慢條斯理地闡述生拼硬湊的“十勝十當”嗎?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郭嘉的“十勝十當”很可能是假的。但是也不能說郭嘉抄襲了荀彧,因為那時的人不會如此可恥,更何況郭嘉還是名士!這是後人把荀彧的“四勝四敗”附會到了郭嘉身上,又“泡”成了“十勝十敗”,然後以訛傳訛。
值得注意的是,《三國演義》中郭嘉的“十勝十敗”似乎有史可依。《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傅玄的《傅子》寫郭嘉提出了“十勝十敗”。《三國演義》裡郭嘉的“十勝十敗”就是裴注版“十勝十敗”的原文。荀彧的“四勝四敗”則見於《三國志·荀彧傳》。作為史籍來講,《傅子》的權威性與歷史地位遠不及《三國志》,僅從裴松之注引《傅子》的隻言片語上看,其內容已是多有舛誤,不足採信。
在提出“四勝四敗”後,荀彧向曹操提出了第三個導師式預言: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必破袁紹。荀彧的預言暗藏玄機:曹操必須在“輔天子”的框架內才能戰勝強大的袁紹。精通修辭的曹操豈能聽不出荀彧話裡有話,心裡暗笑,荀書呆子,搞了半天“四勝”原來是為了皇帝而勝!不過,曹操不計較這些,反正皇帝在自己的掌握裡,輔天子就是輔自己。
仇恨地望著冀州,曹操磨刀霍霍,決定先解決了袁紹。
荀彧對此做出了第四個導師式預言。
第四個導師式預言———
荀彧預言說:“不先解決呂布這個肘腋之患,戰勝袁紹根本就是不能的。這個‘邪惡’根本不能戰勝。”曹操心裡的太陽忽的一下就落了下去,剛才他是得意忘形,荀彧的提醒讓他迴歸了現實。曹操何嘗不想攻下呂布來呢?可是,他又擔心袁紹西邊聯合西涼,北邊誘惑羌胡,南邊引誘蜀漢,那時來個三面夾擊,兗、豫獨抗天下六分之五,“邪惡”就戰勝“正義”了。
軍事家曹操從軍事方面考慮問題,儒士荀彧卻從人性角度考慮問題:“關中將帥以十數,卻是一盤散沙,只有韓遂、馬超最強大,他們間中原方爭,必各擁眾自保,現在如果給他們一個甜棗吃,派遣外交使者去套近乎,他們就不會起兵了,最起碼在中原平定前他們會保持中立。”曹操連連點頭,但他還有疑慮:“誰能做這個大使呢?”曹魏集團的人力資源專家荀彧心中早就有譜:“鍾繇!”曹操對荀彧言聽計從,就派鍾繇到關西。鍾繇字寫得好,事兒辦得更好,他在長安陳書禍福,馬韓就各自息了念頭,派子為質。荀彧識人,果然了得!
西涼無憂,張繡投降,呂布戰敗,曹操再無後患,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