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鶯鶯臨走前對麗麗說:“照顧好自己,我還會來內羅畢看你的。真希望你能到蒙巴薩去辦學。現在港口貿易很紅火,那邊人越來越多了。”
麗麗的確捨不得鶯鶯離開,但想到她的一雙兒女還在蒙巴薩盼著她早點兒回去呢。於是兩人揮淚告別。
在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來自中國的教師已經有六人。其中只有麗麗是長期在非洲生活的,其他幾位老師或者常年往返於中非之間,或者簽約期滿就不再回來了。老校長一方面希望北大能再多派老師過來,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本地教師。聽烏達爾說,老校長希望來自中國的教師更深入瞭解非洲,愛上這裡,能夠長期住在這裡,因此他對烏達爾和麗麗的婚姻生活很關心,希望他們幸福。
在北大時,麗麗對烏達爾的學習狀況不十分了解,但的確覺得他很少聽課,對動手的課比較偏愛,比如書法、剪紙一類的課他就比較喜歡。再就是喜歡運動,據他自己說,他後來自己去過好多次鬼見愁,每次都從山腳跑到山頂,計算著所用時間,希望不斷突破。
烏達爾這個新酋長,深知族人只有掌握新技能,才有希望改變貧困的生活。因此,他在部落中推廣實踐性強、簡單易學的課程,希望族人能夠透過學習這些課程,掌握一技之長,以改善生活。
烏達爾希望小孩子會說英語,因為他在馬賽部落發現旅遊專案的開發,英語導遊至關重要。所以他希望麗麗能在家鄉辦小學,教授孩子們英語。作為部落的新成員,又是酋長的妻子,麗麗知道自己的責任,她對烏達爾的想法很讚賞,答應一定和他一起努力。
烏達爾按照老校長說的,讓麗麗更深入地瞭解本地生活,他利用假期,開車帶麗麗到了離家鄉很近的“羚羊之城”------坎帕拉。參觀卡蘇比王陵。他知道麗麗不像烏娜,她很少勞作,懷孕對她來說是一件“苦差”,他想,帶她轉轉市裡的景點她會舒服些。
坎帕拉現在是烏干達的首都,傳說在布幹達王國時期,這裡是國王放牧的地方,坎帕拉以南的門戈,就是布幹達王國的都城。
“自從1962年我們國家獨立,坎帕拉定為首都,這裡就從牧場變成了花園。”烏達爾一邊攙扶著麗麗,一邊給她介紹著。
兩人站在一處高坡上,烏達爾指著四周對麗麗說道:“你看,這周圍大大小小的山大概有四十座,其中七個比較大的山頭上蓋了寺廟、教堂,有幾座上面有古老王宮、陵墓的遺蹟。咱們今天就去西邊那座山,去看卡蘇比王陵。”
“好。”麗麗微笑著說道。
陽光下四位皇室成員的墓地展現在眼前,都是圓形,而且都是用最原始的材料建成的,麗麗看著用樹木、稻草、蘆杆、籬笆等材料建成的建築,竟然能保持上千年,不能不感到驚奇。
一道“綠色圍牆”環繞在皇陵四周,圍牆是常年翠綠的竹子捆紮成的籬笆。正中間是一座龐大的圓形建築,遠看就像一個墳墓,尖頂鋪的是茅草,柱子就是樹木,都是原始的、未加工的材料。王陵四周環繞著用非洲大象草編織的籬笆,大象草全部倒置斜插,表示院內主人已不在人世。
整個陵地內有七座大小不等的圓錐型草房,最大的一座高十米,底面直徑十五米,進到草房,正中高懸一塊特大的褐色樹皮布,象一個螢幕,將房間一分為二。螢幕前是祭祀或瞻仰者盤坐的地方,螢幕下面有一個隆起的平臺,平臺上設有四個象徵性的國王墳塋,墳前掛著他們生前用過的長矛、大刀和盾牌。螢幕後面是四個國王的墓地。
有一座草房是禁軍的駐地,大門左側的草房是鼓室,這裡陳列著象徵王國政權的三十個形狀各異的獸皮御鼓。麗麗一直覺得烏達爾喜歡鼓,而且他敲鼓時似乎把他所有的熱情都放射出來了,那種激情四射的活力很能感染身邊的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