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A·T馬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種隱約可見的景象:在一支新型海軍的出現和我們正走進的這個時代之間存在著一些共同的東西。如果有著這種耦合,它體現的就不僅是某種明確的意圖,也有整個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形勢正在發生的變化。海權----就這個詞的廣泛意義而言----將和這種變化緊密相關。實際上,海權將成為那些不再主要是國內性質、更包納著關係到各國與整個世界的關係的廣泛利益的活動的主要特徵之本身,而不僅僅是其原因或結果。正是在這一點上分化出了對立的認識。那些認為我國的政治利益侷限於我們自己疆界之內、不願承認形勢可能促使我們在邊境之外採取政治行動的人,帶著厭惡和懷疑看待一個事物的成長----其存在表明,國家有著國際責任和國際權利,而且必然會出現一些我們不比那些以前的或同時代的國家更能夠逃避的複雜的國際局勢。其他一些人則相反,他們注意到了時代的環境和特徵,以及其他國家如此積極和廣泛地從事的海外活動,覺得美國人可以介入那些爭論之中----不是那類在十九世紀中期引發了嚴重衝突的爭論,而是本世紀初的那代人或許認為過於遠離他們的關心,因而自然地完全處於他們的影響力之外的那類爭論。
關於永恆真理的宗教信條或許可以被相當長久地宣講。不過我們今天還是目睹了一些宗教主張面臨的尷尬。它們源於對於人類生活中一些程式的傳統上的恪守,這些程式反映了在遙遠的過去歸納它們的人們對於真理的看法。政治信條,針對的主要是一個不斷演進的世界中轉瞬即逝的、多變的情勢,它們不可能得到不變的信守,除非它們體現的不是一時一地的政策,而是永恆的正義法則。只要達至理想的正義狀態的道路不是一直那麼平坦或切實可行,權宜之計、一時之策和兩害相全取其輕的選擇就會隨時地左右人們。和人之間一樣,國家之間有時也的確會在一些問題上有著不可調和的分歧,的確出現這樣一些爭端:對於它們不能達成一致,必須訴諸於強力這個對國內社會的安全的意義更甚於其對於國家間關係的影響的決定性因素。才華全面的華盛頓在他的年代極其清楚地看到了這點,傑斐遜則不願看到或不能看到。根本不應該有海軍是傑斐遜政治思想中的一個主要論斷,它產生於對作為一個政治影響因素的有組織的軍事力量的過分恐懼。儘管他的身上也充滿著對兼併領土的熱情----這支配著他的許多政治行為,但他為美國的地理擴張定下的限度是它應不致於使擁有一支海軍成為必要。不過命運----就象傑斐遜當政經歷的其他方面那樣有著諷刺意味----又促使他承認,除非執行完全的孤立政策,否則就必須為了對付國際上的錯綜複雜而在海洋那頭獲取領土。這種複雜或許能被十分容易地避免,如果有一支強大的武裝船隊可用來加強美國主張的份量,促使對手對自己的失策和美國指出的它的不當之處予以承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