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袁紹擁兵自傲:剛愎自用,錯失良機 (第2/4頁)
凝香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此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勢力擴張之路。袁紹入主冀州後,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深知,要想在這個亂世中立足並壯大,就必須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
公孫瓚也是當時北方的一股強大割據勢力,他麾下騎兵眾多,戰鬥力極強,一直對冀州虎視眈眈。袁紹想要進一步擴大地盤,就必須與公孫瓚一決高下。他們之間多次爆發激烈的戰爭,其中界橋之戰尤為關鍵。在界橋之戰中,袁紹的大將麴義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麴義深知公孫瓚的騎兵擅長衝鋒陷陣,但在複雜地形下機動性會受到限制。於是,他精心挑選了八百名精銳士兵,讓他們手持強弩,埋伏在界橋兩側的險要之處。當公孫瓚的騎兵衝過來時,麴義一聲令下,八百名士兵同時放箭,一時間箭如雨下,公孫瓚的騎兵紛紛中箭倒地。隨後,麴義率領士兵發起衝鋒,與公孫瓚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近身搏鬥。在麴義的指揮下,袁紹的軍隊士氣大振,以少勝多,成功擊敗了公孫瓚。
界橋之戰的勝利,讓袁紹的威名傳遍了北方大地。此後,經過數年的持續兼併戰爭,袁紹陸續佔據了幽州、青州、幷州等地。他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兵強馬壯。此時的袁紹,已經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割據勢力,他的威望和實力達到了巔峰。他坐在冀州的府邸中,俯瞰著自己遼闊的領地,心中充滿了自豪和野心,他似乎看到了天下已經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三、官渡之戰:剛愎自用的惡果
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成功“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舉措讓袁紹心生嫉妒和不滿。他覺得曹操搶了自己的風頭,原本應該由他來掌控天下局勢,如今卻被曹操佔了先機。袁紹的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他決定出兵攻打曹操,奪回屬於自己的榮耀。
在官渡之戰前,田豐、沮授等謀士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們深知曹操的實力不容小覷,而且曹操善於用兵,謀略過人。他們建議袁紹先休養生息,利用自身地廣人多的優勢,與曹操打持久戰,消耗曹操的實力。田豐對袁紹說:“曹操善於用兵,變化多端,雖然他的軍隊數量不如我們,但我們不能輕視他。如今我們應該據守險要之地,發展農業生產,充實軍備。然後分兵多路,不斷騷擾曹操的邊境,讓他疲於奔命。這樣過上兩三年,曹操自然會不戰而敗。”沮授也表示贊同,他說:“我們現在剛剛打敗公孫瓚,軍隊雖然士氣高昂,但士兵們也很疲憊,需要一段時間來休整。而且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我們貿然進攻,師出無名,容易引起天下人的非議。不如先按兵不動,等待時機。”然而,袁紹卻被自己的驕傲和自負衝昏了頭腦,他根本聽不進這些正確的建議。他認為自己兵多將廣,實力遠在曹操之上,攻打曹操簡直易如反掌。他傲慢地說:“我袁紹率領大軍前去,定能一舉蕩平曹操,何須如此麻煩!”於是,他不顧眾人的反對,執意要出兵攻打曹操。
在戰爭前期,曹操東擊劉備,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田豐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他建議袁紹趁機襲擊曹操的後方,讓曹操腹背受敵。田豐說:“曹操現在親自率軍去攻打劉備,許昌必定空虛。我們應該立即派大軍直搗許昌,救出天子,然後以天子的名義號令天下,曹操必敗無疑。”然而,袁紹卻以幼子生病為由,拒絕了這個提議。他說:“我兒子現在病得很重,我哪有心思去考慮打仗的事情!”就這樣,袁紹白白錯失了削弱曹操的大好時機。曹操得知袁紹沒有趁機襲擊自己的後方,心中大喜,他迅速擊敗了劉備,然後回師官渡,做好了與袁紹決戰的準備。
戰爭進入膠著狀態後,許攸又提出了一個分兵奇襲許昌的計策。許攸對袁紹說:“曹操的主力部隊都在官渡與我們對峙,許昌的防守必定薄弱。我們可以派一支精銳部隊,繞過官渡,奇襲許昌。一旦攻下許昌,我們就可以俘虜天子,曹操也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