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袁紹擁兵自傲:剛愎自用,錯失良機 (第1/4頁)
凝香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家世背景與早期崛起
在東漢末年那個風雲激盪的時代,袁紹一出生便置身於權力與榮耀的中心。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顯赫門第,宛如一座巍峨的靠山,為他的仕途鋪就了康莊大道。自袁安在漢章帝時官至司徒起,袁家便開啟了輝煌的政治篇章。袁敞、袁湯、袁逢、袁隗等人相繼位極人臣,在朝廷中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勢力盤根錯節。
袁紹憑藉著這一得天獨厚的家世背景,初入官場便平步青雲。他歷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等要職,這些職位不僅賦予了他實際的權力,更讓他有機會結識了來自各方的權貴、名士以及有識之士。在中軍校尉任上,袁紹得以參與朝廷的軍事決策,積累了寶貴的軍事管理經驗;而司隸校尉一職,更是讓他負責監督京師和周邊地區的官員,極大地提升了他在朝廷中的影響力。在這個過程中,袁紹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家族的威望,巧妙地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人脈網路,為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的東漢朝廷,正深陷於宦官與外戚爭權奪利的泥潭之中。宦官集團憑藉著皇帝的寵信,把持朝政,貪汙腐敗,無惡不作;而外戚勢力則依靠著與皇室的姻親關係,妄圖掌控朝政大權。雙方明爭暗鬥,矛盾日益尖銳,整個朝廷被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袁紹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可以施展自己抱負、改變時局的絕佳機會。他力勸大將軍何進,要果斷採取行動,誅殺宦官,以絕後患。袁紹精心為何進謀劃,制定了詳細的行動計劃,他認為應該趁宦官集團尚未察覺之時,迅速調集軍隊,將其一舉消滅。然而,何進性格猶豫,優柔寡斷,始終下不了決心。儘管如此,袁紹依然態度堅決,多次向何進進諫,試圖說服他。
後來,宦官們察覺到了何進的意圖,搶先下手,設計殺害了何進。袁紹得知這一訊息後,怒髮衝冠,心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他毫不猶豫地率領軍隊衝入宮中,展開了一場對宦官的血腥誅殺行動。在這場行動中,袁紹身先士卒,指揮若定,他計程車兵們如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見宦官就殺。一時間,宮中喊殺聲震天,鮮血染紅了宮殿的臺階。袁紹的這一行動,不僅為大將軍何進報了仇,更讓他在朝野上下聲名大噪。他成為了反對宦官勢力的英雄,人們紛紛對他的果敢和勇氣表示欽佩。這場事件讓袁紹在東漢末年的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為他日後的發展贏得了極高的威望和廣泛的支援。
二、坐擁冀州,實力擴張
袁紹的野心如同燃燒的火焰,永不滿足。他將目光投向了冀州這片富饒的土地。冀州地處中原要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是一塊極具戰略價值的寶地。當時,冀州由韓馥掌控,韓馥雖然身為冀州牧,但他性格怯懦,缺乏決斷力。袁紹深知韓馥的弱點,於是決定巧用計謀,奪取冀州。
袁紹先是暗中聯絡了韓馥的部下,如麴義等人,讓他們在內部製造混亂,削弱韓馥的勢力。同時,他又派人在韓馥耳邊吹風,誇大公孫瓚的威脅,讓韓馥感到恐懼不安。公孫瓚當時也是北方的一股強大勢力,他野心勃勃,對冀州虎視眈眈。韓馥在袁紹的挑撥下,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他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公孫瓚的進攻。就在韓馥六神無主的時候,袁紹又派高幹、荀諶等人前去勸說韓馥,讓他主動將冀州讓給袁紹。高幹、荀諶對韓馥曉以利害,他們說:“公孫瓚率領大軍前來,勢不可擋,您恐怕難以抵擋。而袁紹是當今豪傑,若您將冀州讓給他,他必定會感激您,您也可以獲得一個安穩的地位。否則,一旦冀州落入公孫瓚之手,您將性命不保。”韓馥在恐懼和猶豫中,最終做出了一個讓他悔恨終身的決定——派自己的兒子將冀州印綬獻給了袁紹。
就這樣,袁紹不費一兵一卒,輕鬆入主冀州。他終於得到了一塊夢寐以求的穩固根據地